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问事鬼神

序章:妖夜寻郎  二十九 文 / 木隐

    团长嘬了嘬牙花子,指着那支洞箫和地上的字,道:‘不要紧,这不就是线索?这不就是物证?既然有线索,那就能查访;既然有线索,那就好交代。

    这么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还很有可能牵扯到苏联老大哥。你我能做的,就是事无巨细,一切如实向上汇报;然后老老实实服从命令听指挥,啥也甭多问,啥也甭多想,齐活!’

    军医闻言稍作思索,点头表示同意。

    孙川说到这里,瞄了沈鸿叶一眼,接着道:“这两个当事人暂时达成了一致意见,团长就将临时团部设在‘乃碎布’小镇,一面全力对事发现场进行再次勘察;一面等候前往昆仑山脉深处进行的加强营回报。

    大队人马留在深山里的痕迹异常明显,随后半个月内,加强营的数次回报也令人异常震惊。如同‘乃碎布’小镇后山坳一般的军事冲突地点还有六处,总计七次中等规模战斗,共发现持有苏联制式武器的死亡军人遗体两千一百六十粳初步判断此方无一人生还。而造成如此大规模杀戮的冲突另一方,除了一个已经死亡的顾江南外,没有其他任何踪迹。

    如此重大的异常事件,军区也无权处理,立刻急报北京。随后的大半年时间里,各种各样的专家组被派往这一地区。最终结论与事实相差不远:‘春风先生’顾江南在昆仑山脉深处,长途奔袭数百里,分七次消灭了一支两千一百六十人的全副武装苏联军队。另外,从苏军身上找到的部分记录表明,苏方已证实,一九四五年派出的三支探查小分队,及一九四七年派出的那支一千二百余人的部队,其神秘消失,均仕江南所为。

    尽管结论匪夷所思,但现场留下的无数痕迹和残存的一系列证据,详实有力,无可辩驳。

    不过真正令北京方面头痛的,既非结论超出常识,也非冲因难于查明。而是这支苏军的秘密部队被全棘一向强硬,毫不讲理的斯大林会作何反应?

    正在北京方面深感此事棘手之际,一九五三年三月五日,突然从莫斯科传来了斯大林因患脑溢血去世的消息。随着斯大林的去世,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形势风云鼓荡,变化迅疾。引人瞩目的大事一件接着一件,而昆仑山地区这场奇异的军事冲突,竟成了中、苏双方都刻意淡化的不起眼小事了。

    于是北京方面指示,本着‘低调保密’的原则,由当地军区自行处理此事。军区充分领会上级意图,尸体掩埋、弹入库、证物收缴、停止调查,这场奇异的军事冲突就像从来不曾发生过。

    事情到这里,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位军医眼见事态平息,不由想起了当初团长和自己,在春风先生去世前所做的承诺。或许是出于对春风先生临终前所展示的强悍医术的钦佩,这位军医决定亲自跑一趟天津,完成团长和自己对逝者的承诺。

    团长听了军医的要求后,颇觉尴尬。完成对逝者的承诺,将关键证物洞箫送去天津,并告知顾江南死讯。这件事本身并不难作到,难就难在一旦这么做了,那就会与组织上关于此次事件‘低调保密’的处理原则相冲突。

    与组织意图步调不一致的事情坚决不能做,但眼见军医惮度比较坚决,且当初自己也是亲口答应过那个顾江南的。人死而背其约,终归好说不好听。总之反对的话不能从自己口中说出来。

    团长连夜将军医的意图上报军区,第二天军区的命令下达:将军医立即开除军籍,就地安置。由‘乃碎布’镇党委安排基干民兵监视劳动,在军区没有新命令下达前,不允许其离开小镇,不允许其与外界有任何联络。

    于是从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九日起,那位军医就再也没离开过‘乃碎布’小镇的范围,直到他去世。”孙川说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接着道:“倒是那位团长,从那以后官运亨通,短短十年时间就升任了军区副司令员。

    十年浩劫前夕,这位副司令员调任地方,成为省委主要领导。浩劫期间更是成为了省革委会的一把手。可惜浩劫结束后,他看错了风向,无奈只得仓惶逃往香港。不知是出于何种心理,他对当年那支洞箫情有独钟,出逃时几乎身无长物,却没忘记带走那支洞箫。不过最终他还是为了钱把洞箫卖了,而且因为无知,将箫身和箫箍拆成了两个部分。”

    孙川讲到这里,笑着对沈鸿叶道:“这支洞箫后来的去向,方才老周都讲过了。整件事的背景,简单说来差不多就是这样,你还有甚么要问的么?”

    沈鸿叶闻言,略微思索了片刻,开口问道:“他的名字能告诉我么?”

    孙川点头道:“那位团长啊?他叫……。”

    沈鸿叶插言道:“不,是我没说清楚,我是想问那位军医的名字。”

    胡老爹在旁边接口问道:“为甚么要知道他的名字?”

    沈鸿叶道:“说过,在那个年代,凡是敢坚守自己内心底线的人,都值得后人铭记。何况他所以遭受舛运,全是为了完成与春风先生的临终约定。”

    胡老爹缓缓点头道:“说得好!你是个有心的。先生姓曾,名达生,表字轻侯,学生们都叫他轻侯先生。俺就是轻侯先生的学生。

    先生被迫留在‘乃碎布’小镇,于他自己而言,或许是不幸;但对周边的众多山民来说,却是天大的幸事。

    你或许能够想象,在五六十年代,缺医少药的边远山区,一个高水平的军医意味着甚么?更何况轻侯先生还沉下心来给镇里的孩子们启蒙。

    他刚留在镇里时,镇子总共只有百多户人家。可等到八十年代初,先生去世时。‘乃碎布’镇共有两千余户人家,镇民上万,成了昆仑山地区名符其实的第一大镇。”

    胡老爹说到这里叹了口气,接着道:“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实在难说的很!轻侯先生其实只是在春风先生弥留之际与他见了一面,结果还因为想践诺,后半生都被困在小镇里。

    可直到轻侯先生去世前,他从没抱怨过春风先生半句。反而要学生们把他葬在春风先生的旁爆说是要比邻而居。所以后来埋着两位先生的那个小山坳,就被大家改名称作‘先生坟’了。”

    沈鸿叶闻言大吃一惊,情不自禁猛然站起身来,紧紧盯住胡老爹,连声追问道:“您说甚么?您是说春风先生顾江南,就埋在‘乃碎布’小镇后的那个山坳里?”作者木隐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