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君臣夜话2 文 / 王风
赵恒平静地看着王璇,不断回味李沆对他说的话。
“陛下,臣自知生死有命,恐此时吉凶难料,如今朝堂上能大用之人,不过王子明、寇平仲寥寥数人。王子明守成有道,资历不足;需待时日;寇平仲有大略,过于刚猛,时下用之,需一名有宿望之人压制才行。年轻一辈,臣看吕家吕夷简,王家王璇二人,可堪大用,十余年后,就会是陛下的宰相。”
王璇不知赵恒心中的想法,话既然说到份上,他不得不正色道:“陛下,臣蒙圣恩执掌机速司,对四方外夷稍有了解,今就拿边事说说。李相公老成谋国,内外兼备,每断事无不应验,可当今朝廷重臣无一人能比。”
赵恒慢慢颔首,对王璇的评价他是中肯的,李沆担任宰执之后,每一件事,每一句评语,没有一次失误,圣相之称连他也承认。不过王璇言外之意,甚至连王旦也算上,毫不客气地指出王旦绝非李沆之才的意思。
“党项人虽失去李继迁,但他们如同血的狼崽子,现在卑躬屈膝,一旦养好了伤,就会亮出獠牙。今岁,契丹必然大举南下,朝廷在河北虽有十五万大军,但臣肯定契丹大军必在三十万之上,这就决定了朝廷要任命一位知兵的宰相。”王璇毫不在意赵恒愕然的脸色。
赵恒点了点头,惊讶于王璇的情报,竟然把契丹出动兵力算计出来,但在吃惊之余,还是听出王璇属意寇准。
面对赵恒的沉默,王璇并没有见风使舵,既然说出来了,他就有坚持下去的必要,又说道:“陛下,如今张相公出镇,寇相公刚直,桀骜难驯。好在有毕相公在上。再说,不过一书生,荣辱进退全在陛下一言之间,今日不用,更待何时。”
王璇对寇准印象不错,但却不认为寇准是他的同路人,虽然是隐隐的感觉,但他却非常强烈的排斥。
如果说,今年的大战非得由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压场子,寇准是唯一的人选,无论是毕士安还是王钦若,甚至王旦,都不具备迎难而上的迫力,也没有对契丹必胜的雄心。
张齐贤不错,但刚刚出事,他可不想找没趣。
不过,让商人们竞争,他倒是很感兴趣,只不过此时还有更上心的事情,说道:“法子倒是不错,日后到要和宰相商议一下。”
王璇不再把话题延续下去,他知道赵恒把话问完了,自己也说了该说的。
“卿家既然判断契丹南下时间,那河北部署是否妥当?”毕竟用王璇的谋略,朝廷取得了威虏军大捷、攻取凉州,每一战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赵恒多少相信王璇的军事才能。
此时,王璇是豁出去了,能和天子单独两人谈话的机会不多。于是,正色说道:“陛下,臣敢断定,此战是契丹王太后求和之战,如陛下能善于利用,天下大势将有利于朝廷。”
赵恒心中一动,求和之战?虽然他对王璇的才华肯定,但这话也太悬了,无法不敢完全认定。
“契丹王太后萧氏耄耄老矣,宠幸汉官韩德让,掌握契丹大权。如今,契丹国主虽已是壮年,却未掌握大权。是想,一旦萧氏驾鹤西去,契丹国主没有掌控各部的实力,将会是一种什么局面?”王璇说到这里,停下话看着赵恒。
赵恒心下一动,他明白王璇的意思,王璇说曾过几年来契丹疯狂南下,不过是练兵显威而已,今天算是知道王璇当年说话的意思,如果自己判断的不错,契丹国内的矛盾已非常尖锐。
萧绰开始为今后打算,南北议和不能不说是稳定契丹局势,腾出手稳定耶律隆绪势力的好手段。
“卿家,话虽如此,但形势千变万化,卿家可有良部”赵恒心下已经信了五六层,不由问王璇的主张。
“陛下,用寇准为相,总天下精兵列于天雄军、邢州之后,以逸待劳,等候契丹王太后过来……”王璇嘴角闪过一抹坏笑,他虽无法完全左右赵恒,但已经足够了,知道对方的目的,再打不过,那肯定是猪了。
或许赵恒、王璇都没有想到,他们此次单独密探,成为历史上的千古之谜,也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道分水岭,精彩才刚刚开始。作者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