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辩解与心态 文 / 王风
半个时辰后,广锐第二军一个指挥的宿营地
“从龙,怎么带了个鞑子回来?”
王璇被两名军卒压着,一路上受了大罪了,人家骑马他步行,还不时被军卒谩骂催促,几次险些忍不住要拼命。
正怒火难耐之际,又被别人说他是鞑子,泥菩萨还有三分火,脸色顿时大变。
当要忍不住发火时,冷不防见一位身穿袈裟的和尚,却是明秀无疑,身边竟还有一个眉目清秀的沙弥。
时隔一日夜,一个阶下囚、一个座上宾,让他惊讶之余,感慨不已。
“挺有脾气,算了,拉下去砍了。”那人一笑,挥了挥手,放佛杀鸡屠狗般轻松。
王璇被吓了一跳,不想他连辩解的机会也没有,被直接下令斩杀,这叫哪门子事啊!
青年将校急忙道:“段大人,此人身份不明,还是先问问再说。”
“大人,此人断非行伍之人。”一旁的明秀淡然看了眼王璇,声音平淡。
那人疑惑地看了看王璇,点了点头道:“小子,看在高僧说话份上,让你多活一会,说吧。”
王璇虽然很恼怒,却明白这是最后的机会,这人明显是青年将校口中的指挥,他定了定心神,把前因后果老老实实地交代一遍。
“段大人,在下就是这么出来的,还请大人明鉴。”
那人盯着王璇看了一阵,不言不语。
青年将校却在一旁说道:“大人,我看不假。”
“真的假的现在还不能说,让这小子多活几天不成问题。”那人瞥了一眼王璇,又说道:“既然你说自己不是契丹溃卒,如果真是汴梁的商贾,放了你是应该的。但时下局势很乱,一路还不知要遇上哪支队伍,先跟着我军行进,待战后查询清楚自然会放了你。”
王璇一怔,暗付这叫什么事啊!很明显要拉自己壮丁,跟在军中哪有白吃饭的,他明明看到营地周边有平民打扮的杂役。当下,很坚决地道“在下在开封还有家人生计,这一等又不知多长时间。”
当那人没有回过味,青年将校毫不犹豫,拱手道:“原来是王大官人,这位抒锐第二军第三指挥指挥使段守辙段大人,在下本营承局江云。”
说着话又对那人道:“大人,既然大官人是王大人子侄,还要派人速速去都指挥使大人禀报。”
什么叫人才,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啊!
王璇不能不称赞江云,彬彬有礼的笑容中,藏下一抹锋利的刀光。身份不好探究,对了错了都不好做人,那就把难题踢给上峰,合情合理,让人说不得别话。
对了、自己礼数有加,错了、那就很简单了。
他暗想江云这个人放到未来的美国,绝对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胚子。
不过,心下仍有另一种感慨,在汴京不好用的伯父,甚至是自身发展制约的关系,招牌在外面还真的牛叉。
段守辙仔细打量王璇,他不敢托大,也没有在意江云抢风头,毕竟关系到朝廷大臣,万一王璇所言句句实情,他要是动粗反而不好。
最终,王璇被留下,几天里虽享受禁军将校待遇,但路上跟随高机动的马队,却苦不堪言。他却并没有任何抱怨,反而用心去看、用心去体会军旅之事。
点点滴滴靛会,不断贯穿他所熟知的历史知识,使他受益匪浅。
对当今契丹、宋有了比较深的感性认识,尤其是军事上的优劣更加深刻,亲身体会到行军打仗的艰难,也认识到战争的破坏力,心理上不断发生微妙的变化。
宋军到达交河县,王璇被叫到营帐中,迎接他的是段守辙客套的笑脸,被告知他的身份得到确认。
遗憾的是明秀为何与他若即若离,实在搞不明白,唯独可惜的是没有秦臻的消息,不能不让他引以为憾。
不过,他在军中也有所获,江云八面玲珑,是很有前途的将校,段守辙虽说杀伐甚重,但不能不承认是员猛将。
当他的身份第一次得到确认,整个人都放松下来,那场残酷的杀戮逐渐成为心中执念。
从前,他认为契丹是华夏一个民族,同室戈是悲剧。在他发誓之际,有些明了,如今,却有明悟,华夏并没有大一统,契丹作为一个北方民族,绝不是自己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彻底同化这个民族,不行就彻底灭亡它。作者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