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权臣

第八章  论政 文 / 王风

    大宋建国不过数十年,老一代人物多还健在。朝野一些官员是当年诸侯的臣子,归顺大宋后自然成了各级官僚。

    陈省华当年是孟蜀西水县尉,王全斌伐蜀才归顺大宋,担任陇城主薄。

    实际上,当年大宋拥天下精甲,鲸吞各国大势已成,很多有识之士是主动投奔,也有些竖灭而降。赵家兄弟锐意进取,海纳百川,人尽其才,最大限度降低灭国阻力。

    陈省华虽属于降臣,却也无可厚非,天下哪有完人啊!就是当朝太祖,不也是周世宗柴荣的亲信大将嘛,欺凌人家孤儿寡母本就颜面无光,自然不会有人拿降臣说事。

    陈尧咨老脸一红,心中大恨,但他无法反驳王璇,想要驳倒王璇,必然会涉及艺祖、太宗,他还没那胆量。

    再说王璇用词讲究,历经两朝很模糊,可用于前朝、今朝,也可用于当朝二帝。当即恨恨地瞪着王璇,生涩地道:“此处尽是朝廷贡生,浅尝未尝不可。”

    白袍士子并没在意陈尧咨落了下风,反而对王璇投去赞赏的目光,淡然笑道:“在下苏州举子欧阳颖,表字行简,有一问,不知阁下能否指教?”

    “不敢,在下敬候行简兄高论。”王璇从心里重视白袍士子,提起十二分的警惕。

    “在下常思前朝开国括土万里,而国朝局面甚是局限,北有契丹虎踞、西有党项狼视,困局数十年无法打开,却一直不得其解,不知子正兄如何看?”欧阳颖毫不顾忌,简直就是开局不利的翻版,隐隐对朝廷很不客气。

    一时间,众多举子纷纷小声议论,如果说刚才还是惊诧,现在更多的是沉思,连石贻孙也不再反驳。

    王璇品味欧阳颍滇问,这可不是好回答的问题,回想在历史网站上两宋士风的分析,渐渐得出结论。

    北方士子绝对不会提这么的问题,南方士子之所以被北方排斥,就在于他们思想过于活跃,有些时候他们的声音诗然和朝廷相悖。

    再说北人主要是农耕士子、思想上倾向于皇统正朔,而南人靠着海洋、贸易、经济发达,思想非常活跃。

    “契丹却在五季成就气候,石敬瑭割让蓟北十六州后,势力深入汉地,且耕且牧,官制仿造朝廷,大国气候已成雏形。”

    王璇并不说本朝而是拿汉唐论,别具特色,亦是明哲保身之道,再糊涂也不能拿本朝说事啊!他始终都认为大宋之所以有今天的尴尬局面,是和历史发展分不开的。

    汉、唐之所以强盛在于它们继承了秦隋统一的成果,秦、隋历经战乱统一天下之后,又不断重创北方游牧势力,为此耗尽了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覆亡,成全了后来的朝代。

    大宋开国于数百年乱世,几乎没有可以继承的稳定版图,能达到今天的局面已经很勉强了。

    再说匈奴和突厥两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南下的目的在于生存、财富。

    契丹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半耕半牧国家,已有侵占土地的观念。在火器尚不成熟的时代,拥有强大骑兵的契丹,几乎成为大宋无法战胜的对手。

    欧阳颍听的不时点头,清楚王璇以古喻今的论调,细细品味亦是深以为然,但隐隐另一番含义让他有些不服,于是辩道:“子正兄高论,然五季南方各国国力衰弱,何来开拓艰辛之说?”

    “正如行简兄之言,‘若非李唐失铂鹿死谁手尚不可说’。五季南方唐、汉都是一方强国,唐灭之时尚有精兵十五万,岭南刘汉不过竖主误国,庙堂上全是宦官当政,何来衰弱之说?”“南唐若有明主,依靠大江天堑、江南鱼盐矿山之利,励精图治、广备甲仗,趁衰弱五季乱世,取道隋唐运河轻装北上,直达汴上,或许可以成就霸业。可惜,一代雄主一生积累,却被不肖子孙白白糟蹋。,以至于低吟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哦?”欧阳颍一怔,白净的脸颊上涌出一股血红的气色,他深深作揖道:“子正兄高论,在下佩服!”

    王曾眉头微蹙,但还是在欧阳颖之后,道:“天下事本就是一笔糊涂账,不过子正兄能有此见解,在下汗颜。”

    让未来的宰相汗颜,王璇当即就汗颜了,他急忙道:“在下随兴妄谈,权当搏诸位一笑。”

    这话可以说相当有水平,你是高手不假,但要是高高在上,纵然说的字字珠玑,心高气傲的贡生们也会当那史屎。

    王璇一句恭维话,征服了大多数人,让他们纷纷点头称是,至少面上带有得色。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