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帝国之崛起

第三十章 曲有误,王郎顾 文 / 欹铉

    果然上钩了,王绪心里暗笑,但表情依旧恭敬的说道:“此法名叫行书,形似草书,却不如草书那般难以辨认。这书法原是先翁(死去的祖父)所创,后经过先父完善得以成型,学生愚钝,未能学得先父一二。”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了,王羲之,咱都是老王家的,盗用一下你的字体了,别介意啊。

    蔡邕终于知道了字体的来源,对王绪家先人的才华也是赞叹不已。

    又交谈了一会,蔡邕对这名叫王绪的年轻人更加喜爱,此人见多识广,谈吐不凡,时不时还冒出一些佳句,让人欣喜。

    蔡邕却不知道王绪这时候心里也佩服不已,王绪是靠来自后世大量的知识和熟知历史走向才能侃侃而谈,但蔡邕却没有这些便利,但是他依旧目光独粳说出很多让人深思的道理。

    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古人果然不是那么简单的,王绪这时候也明白了穿越并不是无敌的。要知道自己可是从小学古文长大的,才能引经据典和蔡邕勉强一谈,要换别人,估计早就被各种不知从何而来的典故侃懵了。

    愉快的时间总数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太阳西斜了,王绪意图告辞,蔡邕却要留王绪用膳。谁知道这正中王绪下怀,不放过任何一个增进和蔡邕关系的机会,最后得到蔡邕的藏书,这是王绪这一行的目的。

    唐泽和李齐自然有人安排了,蔡邕带着王绪到了用膳的地方,王绪却发现有三副碗筷。

    “去叫过来吃饭了。”蔡邕对身边的下人说到。

    王绪恍然,蔡邕早年丧偶,只有一个女儿那就是蔡琰。又是传说中的人物啊,王绪心情又是一阵激动,不知道是怎样的美女。

    不多时,一只八九岁的小萝莉跑了进来,是了,历史上对蔡琰的生卒年记录得不清不楚的,所以王绪还不知道蔡琰这时候其实还是个小萝莉。

    “父亲。”蔡琰进屋后先对蔡邕行礼,然后好奇的打量着王绪。

    “继安,这是小女蔡琰,琰儿,这是王绪,你叫王叔父吧。”蔡邕一脸慈爱的拉着蔡琰给王绪介绍着。

    “不可不可,学生乃蔡大家晚辈,怎可叫我叔父,叫哥哥就好了。”王绪才十六岁呢,可不想被叫老了。

    蔡邕哈哈一笑,跟王绪谈了这么久,还真当他是同辈了,现在才发现他面相很年轻:“哈哈,也好,琰儿,叫哥哥吧。”

    “哥哥!”蔡琰又对王绪行了一礼。

    蔡琰声音轻柔,娇脆,这一声哥哥让王绪是心情大好,全身翻找了一下,拿出一块玉佩递给蔡琰说道:“琰儿妹妹,初次见面也没带什么礼物,这块玉佩就当是哥哥的见面礼了,拿去吧。”

    蔡琰没有接,而是看向了蔡绗蔡邕看了王绪一眼,最后还是点头同意蔡琰接过去。

    “谢谢哥哥。”蔡琰得到蔡邕同意后接过了玉佩,然后妥善的收了起来。

    这么多的书籍自然王绪不会一个人去抄录,他叫上唐泽和李齐,还好以前都有教他们认字写字,正好就多了两个帮手。就这样,王绪在吴郡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天不是向蔡邕请教问题,就是抄录书籍。

    抄录也是一种读书,王绪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也在抄录中得到了解答,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一日,蔡邕研习书法时突有所感,把王绪赶出了书房,自己埋头想事情。无事可做,又不想去抄书的王绪就在蔡府里闲逛,忽然一阵琴声传来。

    蔡琰最近很开心,绪哥哥每天都会来,他知道好多事情,每天都可以从他那里听到好多不同的故事,而且他还送了自己一块玉佩,难道就适事里讲的定情信物?虽然弹着琴,但蔡琰却在期待着今天晚饭时王绪会讲什么故事,不知不觉弹奏的曲子就变了调子。

    “琰儿妹妹,这一首高山流水的曲调却是有些怪异啊。”王绪虽然没学过古琴,但是他呐董老爸每天都在家里放这些古曲,久而久之王绪对这些曲调也很熟悉了。

    刚才蔡琰弹奏的《高山流水》曲调十分怪异,似是而非,按理说蔡琰以后也是诗曲达人啊,难道现在还没练好?

    (其实后世的《高山流水》早就变了曲调,我们这里就当它没有变吧)

    “啊,绪哥哥!”蔡琰没想到王绪突然出现,刚才还在心里想着别人呢,结果就见到真人了,小姑娘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小脸通红,续加快。

    “琰儿妹妹怎么了?放心我不会把你弹错了的事情告诉师傅的。”王绪还以为蔡琰小姑娘脸皮薄,不好意思让别人看到自己犯错了。

    “什么弹错?”蔡琰还没反应过来:“啊?绪哥哥你也懂音律?”

    “额……略知一二吧。”王绪却是懂一些,不过那是五线谱和简谱,以前学吉他的时候学的,要古琴这些,他只会听了。

    “刚才是琰儿走神了,没能弹好,让琰儿再弹一首给绪哥哥听。”人总是不愿意在心里在乎的人面前出丑,虽然蔡琰只有九岁,不懂什么男女之情,但是她跟王绪亲近,自然也不想在被王绪看低了。

    王绪随意找了个地方坐下,笑着说道:“师傅常说琰儿妹妹擅长音律,今天我是有福气得以一听了。咦?这就是著名的焦尾琴吗?”

    焦尾琴逝代四大名琴之一,乃是蔡邕所制。据传是蔡邕游历吴地时见到有人烧木头,他听到火烧木材发出的声响,知道这是一块好木材,不顾火势直接伸手把木头取了出来,发现果然是根好木材。因此蔡邕掏钱把这块木头买了下来,做成一把琴,果然声音很好听,但是木头的尾部依然被烧焦了,所以就被叫作焦尾琴。

    “是的,绪哥哥也曾听过?”

    “闻名不如一见啊,果然好琴。”王绪这时候心里却想着要是拿到后世卖得值多少钱。

    “绪哥哥,且听琰儿用它弹奏一首。”蔡琰坐在琴前面,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这一刻她全身专注在琴上,王绪忽然觉得眼前的小萝莉多了一种气质。

    “铮……”

    琴声响起。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