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查漏补缺 文 / 叫天
崇祯皇帝看到温体仁好像有点欲言又止的样子,于是就问道:“爱卿,可有何话想讲?”
“陛下,臣观钟先生之铂确实闻所未闻,其监督制度,监督对象,都与列朝列代大有区别。臣以为,若我大明实施此铂确能改当前军队之弊端。”温体仁把奏章合起来,然后侃侃而谈。
崇祯皇帝听的点了点头:“朕也是这个意思。”
“不过,陛下,此策之中未言明军需官从何而来,既要能不贪不枉,公正严明,又需教导士卒忠君爱国,而士卒多为粗鄙之人,需其口才甚佳才行。一军好说,可若推而广之,则军需官之来源于何处?”
温体仁一番话说的崇祯皇帝连连点头,不错,此等要求甚高。
温体仁的话还没说完:“军需官随军而动,条件艰苦,此又限制军需官之选取。如若不落实此等选拔之铂则空此策变为纸上谈兵,甚惜。”
崇祯皇帝很是赞同温体仁的观点,之前自己还没想到这个想法是好,但落实的难度却很高。想了想,对温体仁道:“朕现把钟先生请过来,我们一起探讨看看,是否能有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否则,此法弃之不用太过可惜。”
“陛下,臣以为,如若方便的话,是否诏兵部尚书孙承宗一起过来探讨?原因有二,其一,此事事关全国军制革新,兵部尚书理应参与;其二,孙阁老长年带兵征战,对军事甚熟,有利补漏查缺。”温体仁躬身谏言道。
这个奏章上的内容,崇祯皇帝是打算保密的,不想还没有颁布,就传的风风雨雨,特别是涉及军队,如果到时候搞出事情来,就是大事情了。不过对于孙承宗,不管是钟先生的推荐也好,还是这段时间来的表现也好,都让自己很满意。而且温体仁说得也有道理,就同意了他滇议。让王承恩去通知孙承宗和钟进卫过来主敬殿商讨军制革新之事。
钟进卫接到通知的时候,真是既有点胆怯,又有点兴奋,毕竟,他前世只是一个软件开发的项目经理而已,虽说电视里经常看到国家主席啊,总理什么的。但现在是要和他们那个级别的人去面对面,正儿八经抵论事情;兴奋的是在前世,自己如果去摆个摊体验生活的话,还得被耻赶的货,而现在,却是和一国首脑们去谈论天下策略,以后要还是想去体验生活,看古代的耻敢赶不?
钟进卫前往客场作战,那是大臣议事,阿奇就不能陪了,帮钟进卫整理了下衣服,又嘱咐了一些细节上的内容,才放钟进卫走。
钟进卫到达主敬殿的时候,孙承宗还没赶来,一看殿里面的三个人都是自己熟悉的,崇祯皇帝,王承恩,温体仁,紧张的心情就放松了些。
温体仁看着慢慢进来的钟进卫,有点憔悴,不过精神头还是可以的,体型嘛,比起上次看到,好像瘦了不少。
钟进卫也是一边走进来,一边打量着温体仁,只是感觉他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现在应该是他的事业上升期吧,春风得意,当然不会变老了。
见礼完毕后,崇祯皇帝知道钟进卫还没完全恢复,特意在温体仁的左下方设了座,让他坐着。
“钟先生,温卿已观看过你的两个奏章。”崇祯皇帝等钟进卫一坐好,就说正题了。
哦,这个老江湖不知道是怎么看的,被后世实践检验的东西,没问题的吧。钟进卫心里想道。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的时候故意停了下,看看钟进卫的表情,察觉到了他的期待之意,心里不由起了一点捉弄之意:“可知温卿如何评价否?”
孙承宗转头过来再次确认带着笑容的钟进卫,还是不认识。于是摇了,回道:“臣不知。”
“他可是与你有关系的哦?”崇祯皇帝没捉弄成钟进卫,现在竟然拿孙老头开刷了,看来心情不错。
孙承宗这次看也不看了,直接说道:“陛下,此人看似庙宇和尚返俗未久,加入了东厂。臣不识此人。”
要是温体仁的话,肯定不会这样直接说了,孙老头就是直啊!
孙承宗没有猜出来,崇祯皇帝目的得逞,呵呵的笑了,然后说道:“他就是之前救驾之人,孙师傅听说过吧,也是向朕举荐孙师傅之人。”
救驾之人,被民间传的神乎其神,孙承宗有所耳闻,不过没想到是眼前之人,更没想到是他推荐了自己,使自己有了重新出山之日,在家抱孙养老实非己本意。
钟正军从孙承宗一进来就一直在打量他,干瘦,花白胡须却又很精神的一个老头,穿着大红绯袍,显得颇有点威严,说话嗓门大大的,中气十足,走路微微有点罗圈腿,却又很稳健。
听孙承宗说自己的时候,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前世理的是平头,现在几个月没有理发,已经长了不少,但比起古代之人,差距还是很大的,难怪被误会了。
“这里有钟先生所献两铂一为标点符号,此事与孙师傅关系不大,已让温卿办理此事;此次诏孙师傅前来,就是为了第二铂军制革新。”崇祯皇帝言归正传道。
此人如此年轻,能献什么军制革新之策。孙承宗颇有点不以为然。
崇祯皇帝看孙承宗表情,就知道他不是很相信钟进卫能有什么良机妙策。
“孙师傅不要小瞧了钟先生,你先看看他到底说的是什么。”崇祯皇帝说完让温体仁把奏章转给孙承宗。
孙承宗基本和之前温体仁看的时候一样的反应,也看出了温体仁看出的问题,而且,还更进一步,除了说出温体仁之前指出的缺陷之外,还有一些,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再补充一点:军需官单独独立之后,如何晋身,以何晋身,也未有言明。另外,一军之中,如有两首,如何号令全军?”
崇祯皇帝点点头,不愧为老于行伍之人,能看得更远。
既然意见都提出来了,怎么解决首先就得看提出主意的人了。
刚才听到意见的时候,钟进卫参考后世,已有一个想法了,见大家都看向他,也不慌乱,说道:“刚才提的这些意见,是我之前没有讲清楚,我再补充一下。”
这些都是难题,在座几人一时也都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此时见钟进卫说只是之前没有讲清楚,方法是有的,不由得集中了注意力,都想听听钟进卫怎么说——
一大早就有事要忙,没时间上网更新。今天迟了,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