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变故 文 / 叫天
第二天,日上三竿,钟进卫才醒,呀,昨晚都不知道聊到几点才睡着的。不知道阿奇起床了没有?于是,隔空喊道:“阿奇,阿奇,起了没?”
门应声而开了,阿奇从外面进来,对着钟进卫说道:“公子,可要起床了?奴婢去准备给您梳洗。”
钟进卫道:“啊,你早起了啊。真不会享福,人生知道有哪两大快事么?”阿奇听了有点好奇,配合着问道:“有哪两大快事,奴婢好像听说的是三大快事哦。”
经过一夜蹈天说地,阿奇对钟进卫已经没有昨日的敬畏。
钟进卫笑着道:“你不懂了吧,我说过给你听,人生两大快事,一是睡觉睡到自然醒;二是数钱数到手抽筋。”
阿奇眨眨眼:“第一个奴婢可以理解,第二个,数钱数到手抽筋就幸福了,那还不笨死,哪有数铜板去的,直接银子,再要不,就金子,怎么可能数到手抽筋呢。”
阿奇被钟进卫的话题给吸引,加上两人的关系拉近了不少,所以也敢提出质疑。
钟进卫一听,啊呀,忘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钞票呢。脑子一转,有点呐呐的说:“数银票啊。”
说完,也不扯淡了,赶紧起床,免得下次因为时代的不一样,被小美女给质疑住了。看来,首要之事是要先根据实际出发,得先了解现在的实际情况,以免口误。好像有个伟人曾经说过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有人欢喜有人忧,钟进卫这边正因为睡到自然醒而美滋滋的。另外一爆崇祯皇帝在批完一个早上的奏章后,就接到了一个坏消息。
当王承恩把奏章给他看了之后,崇祯皇帝直接就把奏章甩到了地上,一边愤怒的咆哮道:“袁蛮子辜负朕意,如此胆大妄为,把朕放眼里了么?你说,大伴,你说,他眼里还有朕么?”
王承恩在拿到这个奏章的时候,心里就预料到了崇祯皇帝的暴怒。自己总不能顺着崇祯皇帝的意思说:对,袁蛮子胆大包天,太不把陛下放眼里了。
王承恩刚想开口劝解一下,崇祯皇帝已经不理他了,继续发泄着愤怒:“就算毛文龙有万般不是,十恶不赦,也可以把他拿下后押解京师治罪。朕的左都督,挂将军印领尚方宝剑,一品武官,就这么被他私自杀了。杀完了再来跟朕说不该私自杀,请求治罪。他这那是请罪啊,简直就是裸的威胁朕。持宠而骄,真以为朕不敢治他罪么?”
王承恩也不敢出声,低头看着地,打算让崇祯皇帝先发泄发泄再说。
崇祯皇帝听了,半响不语。
钟进卫就看着崇祯皇帝,过了好一会,崇祯皇帝才说道:“袁崇焕手里握着朕最精锐的关宁铁骑,朕要是拿他问罪,万一他倒向建虏,山海关防线大开,建虏就算不绕路,也能直达京师了。附近又没有一支军队能相抗衡。而且,孙承宗乃袁崇焕的恩师,一手提拔袁崇焕上来,按你之意,之前也替袁崇焕隐瞒罪迹,怕是难以接受问罪袁崇焕。”
钟进卫一听,摆摆手道:“孙承宗,这个老爷子,陛下可以放心。从历史上看,在大是大非上,孙老爷子的立场是坚定的,而且最后也死的壮烈,让人佩服。”
崇祯皇帝听了不语,过了一会,问王承恩道:“大伴怎么看?”自从知道王承恩陪自己上路后,他遇事问王承恩的次数也多起来了。
王承恩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崇祯皇帝的问题:“陛下,毛文龙已死,不能复生啊。”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一边是一个可能的历史,其中还有一些讲不通的地方;另外一边是非常可能出现的情况。崇祯皇帝心里微微一叹,朕不敢冒险啊!
钟进卫看崇祯皇帝和王承恩的样子,猜到自己的建议可能不会被采纳,不由得有点丧气。不过有一点确实比较奇怪:皇太极真有那么大把握绕行千里,人疲马倦后,还能有余力对明军百战百胜?以前又不是没有在戚家军和白杆兵身上吃过亏,那可是硬钉子啊!就不怕京师这里也有这样的军队?
崇祯皇帝主意已定,就站了起来,准备离开,离开之前对钟进卫道:“钟先生,朕也有难言之隐,朕得衡量再三才能做出决策。你说的那个卢象升,是个人才么,朕会让大伴查一查。还有什么问题和需要,都尽管开口好了,朕让大伴替你办。朕还有许多奏章要处理,就不打扰先生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钟进卫也不好说什么,忽然想起了点什么,赶紧跟崇祯皇帝说:“陛下,虽然可能历史有偏差,但以防万一总是好的,不如派人警告遵化那笨”
崇祯皇帝点点头,然后对王承恩道:“钟先生滇议很好,这件事你安排下去吧。”王承恩一躬身,道:“是!”
当崇祯皇帝转身走到门边时,钟进卫又想起了以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提议。于是,赶紧对着崇祯皇帝道:“陛下,还有个事。”
崇祯皇帝转过来,疑惑的看着钟进卫道:“何事?”
钟进卫道:“陛下如果还是要放过袁崇焕,不追究他的罪责,甚至表扬他的话,不妨以兵部的名义,或者内阁的名义也行,以便将来有个退路,对东江镇那边也好交代。”
崇祯皇帝听了,眉毛扬了扬,说道:“朕知了。”然后转身走了。王承恩跟着崇祯皇帝出门的时候,心里又给钟进卫一个评语:果然老奸巨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