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名门良婿

第一百四十七章 川北之乱 文 / 鸢时

    从将军府回来后,韶华又重新被禁足了,原因是斯晏回来了。

    斯晏归家意味着,刘李两家的婚事也敲上议程,终于轮到刘氏扬眉吐气,大张旗鼓办喜事的时候,刘氏显得特别得意。不过因为辛子萱有身孕,原本交给她的事情,刘氏以体贴媳妇为由,又重新拿回自己的手中。

    经过这几个月的书院苦读,斯晏整个人就想脱胎换骨一般,人也清瘦挺拔,气质也练达清隽。刘氏看到心爱的小儿子回来,完全不顾形象地扑上去,哭得老泪纵横,十分凄凉。就连李良勋眼眶也红红的,看着儿子温声安慰着母亲,然后走过来朝自己走来,恭敬肃立,然后行了大礼。他打量着渐显成熟的模样,连声道好。

    斯晏特意给长兄做了大礼,表情神态都认真诚恳,不像是作假。李斯晋比父亲淡定得多,对斯晏的成长变化,点点头,一句话都没说。心想当初把他送去屏山书院,算是做了件对的事,至少如今的斯晏看上去像是个正经的读书人,而不只是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

    由此也可以想象,这屏山书院到底是怎么一个地方,竟然会在短短这么几个月,让一个人改头换面地变了模样。

    斯晏问起辛子萱的去向,也想去行礼,结果被刘氏训了一声,说辛子萱怀孕不便见其他人,然后唠唠叨叨拖着他回屋。他们并不知道,刘氏心里对辛子萱的怨是积着的,特别是晴怡的小产。她好不容易把晴怡收买了,又让她怀上孩子,结果辛子萱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给下了。她去训话,李斯晋却彻底地站在辛子萱那爆这才让刘氏更加恼火。

    若不是看在她肚子里怀了李家的长孙,说不定刘氏还会想出其他什么招。

    就在煦园紧张地准备斯晏和燕绥的拿定礼时,藩家也传来好消息,绾华已经有了,算日子估计还是洞房夜就有的。这下可把凌氏给乐坏了,没想到刚刚做了丈母娘,这么快就要当外祖母。想也没想,立刻就拎着礼物往藩家去。

    本来是想带着韶华的,可崔妈妈好嗅醒,韶华的八字太硬,唯恐对绾华肚子里的孩子不利。

    凌氏想起,当初就因为生了韶华,所以好几次有了身子,不到三个月就莫名其妙就没了。若不是那道人提点,恐怕斯陌都保不住。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如今韶华回家后,李家也顺风顺水,就连李勋卓的生意也红红火火,可这一切都抹不掉凌氏心中的担忧。

    最后只好让她留在家,自己独自前去探望未来的小外孙。

    韶华对凌氏的举动并不在意,她也没心思在意这些,只是终于按耐不住,跑去焘园求周嫣支招。

    “二嫂,这可怎么办,你帮帮我吧,我想去见见他。”韶华可怜兮兮地看着盘腿坐在软榻上,毫无形象地抱着一盘红枣的周嫣。

    今年的冬枣长得特别快,天气才刚转凉,果子都已经打霜了。忠义侯夫人知道女儿最喜欢红枣,刚长出第一批,就赶紧使人送来,周嫣每日早晚都要吃上一碗,几乎当饭吃。吃完了就使人回家要,被李斯年知道了,自己带人去山里给摘了一筐回来。周嫣心里就跟吃了蜜似的,甜丝丝的,可是李斯年却不许她每日吃太多。

    韶华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攸宁正借口看望辛子萱的时候,偷偷来寻她说话。

    “什么?他出征了,怎么会。”韶华脑子一轰,整个人都惊呆了。

    攸宁也是收到消息第一时间就赶来李家,他是在川北长大的,自然明白两军交战意味着什么。然而,皇帝今日没让辛茂山出战,而是让从没出征的严恺之。若不是对严恺之实在信任,恐怕是如先前流言,有人密告辛茂山与多罗人私交。辛茂山心里清楚当年严素的事,为保家人平安,是以提前进京,以示清白。

    看韶华紧张地不能自已,攸宁轻声道:“大概是接了密旨。凉城那边赶来送急报的时候,阿爹即刻进宫,请求返回川北。结果圣上却说已经有人领旨前去了。”皇帝不肯放行,其实是在辛茂山的意料之中,所以他早早就在川北布置好一切。

    没想到,事情真的还是发生了。

    “他能去做什么,定西军怎么可能会听他的。”韶华激动地抓住攸宁的手,大声吼道。

    攸宁知道她心里着急,看她这样,攸宁心里也不好受。“他若持有虎牌,倒也不是不可以。”他叹了口气,“阿爹说过,他此行恐怕非川北,而是陵京。陵京是兴勇伯的驻军,他是兴勇伯之子,如果陵京没事,川北也定然无忧。阿爹手下的几名大将你也是清楚的,绝对不会让川北陷于危险之中。”要不是因为对手下大将能力的信任,辛茂山也不会大胆带着妻儿早早进京。

    看韶华脸上稍稍平静,攸宁又道:“兴勇伯当年在军中也是颇为威望,若不是当年遭人陷害,说不定身份都要比阿爹高。”

    “早知道,我就早点去寻他说清楚了,至少见一见他也好。”韶华忽然后悔自己没有尽早去见严恺之说清楚,这情报来得凶险,满城都在传多罗人攻破川北,凉城岌岌可危。

    一旦凉偿破,京城也即将不保。

    虽然那些造谣的人早早就被抓起来,关进大牢,可人心还是惶惶不安的。就像去年那次流言一样,那一次还是没有战报传来的,有的人已经担心得准备卷家逃跑。这一次倒是没有关闭城门,除了少许小户人家想要逃出去,大部分都是按兵不动。就像李阁老说的,如果京城都不保,那天下还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

    韶华并不担心多罗人会攻进来,因为无论是辛茂山,还是严恺之,她都有十足的信心他们可以抵御外敌。怕只怕两军交战,刀剑无眼,死伤难免。

    “多罗与我们都和平了那么多年,怎么好端端地说战就战呢。”这点韶华有些不解。

    她在川北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多罗人,大多数都是善良友好的平民。因为他们地广人稀,牛羊比人口都还要多,就像罗布族说的向往天空的人都是善良的,因为他们的心胸都无比辽阔而宽广。

    “我听说,这回带兵的并不是多罗王,而是多罗大王子。”攸宁想起那个脸上带伤疤的男人,周身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