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名门良婿

第五十九章 辞行 文 / 鸢时

    “三姐姐,为何祖父要进宫的事,你不与我先说。”

    从泰和园出来,韶华让初荷带着琵琶先行回去,自己快一步挡住绾华的去路,一张小脸绷得正经,让绾华愣了一下。

    “我当是什么事,这么严肃作甚。”绾华不以为然地笑了,侧身绕过她,继续往前走。

    “三姐姐,往后有事能与我先说说吗,别总是闹得我这么措手不及。”韶华做了个深呼吸,对着她的背影问道。

    绾华转过身,一脸不悦地看着她,“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是说我故意落你难堪吗?”见韶华摇了,她没好气地说:“若和你说白了,指不定你又偷懒不愿过来了。”

    韶华翻了个白眼,若是刚开始,被绾华耍着玩,她也就认了,谁让她本来就不属于这个家。可是姐妹俩都相处那么久,她又不是不懂事的小娘子,并不会跟绾华争宠,基本也和绾华保持一致的战线。但总是临到事情的关头,她天真乐观地站在外围看戏,绾华一个绣球就把她丢到戏台中央,闹得她措手不及。

    这一回好在李阁老自己对进宫也没兴趣,更不想去掺和皇族的事,她才所幸逃过一劫。若是遇上其他事,比如哪家郎君来相看,绾华觉得不乐意锦华出头,就把她推出去,倒是她哭都来不及。

    然而,绾华到底不似锦华,和自己是同父同母的姐妹,又是家中得宠的嫡长孙女,韶华实在不希望和她闹翻。

    “我不愿来自然有我的想法,三姐姐怎么也得和我先知会一声。幸得祖父并不想进宫,否则我得多尴尬。”韶华抱怨了一句。

    倒不是怕进宫失了规矩,这些日子跟着容嬷嬷,一举一动都看得极严。用容嬷嬷的话来说就是,“谁都不知道你们最终许的郎君是谁,总不能过了门让人知道没规矩,反倒笑我没教导好。”

    “你的想法?”绾华忽然觉得有些好笑,“你有什么想法。”

    “也不是什么想法,但总不能什么事都不让我知道吧。”韶华显得很无奈。

    绾华抬起眼眸,一双秋瞳定定地正视着韶华,看得她有些局促,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五娘,你我同是一母所出,是李家正经的嫡女。虽道你自小在凌家长大,外祖父疼你,平日也就骄纵了些,可是你要清楚自己的身份。既生在咱家,你就该清楚,有些事不是你自己说好就是好的。咱们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李家的颜面,就是将来许的郎君也必须门当户对。若换做七娘,我绝不二话。”

    “三姐姐到底是为我好,还是单单不希望七娘好。”韶华一针见血,说得绾华眼神闪烁。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绾华沉下眸子。

    似乎是看穿了韶华的想法,叹了口气,像是被挖出陈年旧事一般,“早年我与阁老夫人算是交帕姐妹,后来我进了宫,她许了人,好多年都不曾联系。再后来,相见时,她已是八面风光的官太太,端明皇后都对她客客气气。可她竟不嫌我身份,连我夫君也是阁老替我找到的。”想起旧识记忆,容嬷嬷的笑容变得温暖起来,不像平时那般看着亲切,但实际上觉得隔阂遥远。

    韶华嫌弃每天笑得脸上的肉都僵硬了,容嬷嬷却道,在宫里每个人每天都要这么笑着,要打从心底里开心一样。如若不然,会挨管事嬷嬷教训。这么一说,韶华对宫中生活就更不保期待了。

    抬头看着容嬷嬷脸上温柔的表情,韶华心道,原来还有这么一段过去,难怪听到李阁老要寻闺学先生时,容嬷嬷立刻就答应了。这要算起来,李家的娘子郎君,还得尊容嬷嬷一声姨祖母。但以容嬷嬷这般看重身份的人,是绝对不会让她们这么做的,所以让人改口叫先生。

    “祖父还和先生说了什么。”韶华好奇地问。

    “没什么。”容嬷嬷道,做了几步绣活,见韶华不问,又忍不住道:“不过是问起宫中的事,我虽离宫多年,但总归变不了多少。万岁爷的意思,大概还是想让二皇子继位,只不过想保住大皇子罢了。”

    韶华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清楚地剖析皇帝的看法,而且还是出自在宫中伺候多年的容嬷嬷之口,这不得不让她大吃一惊。

    “先生是如何知道的?”可是明明皇帝什么都没说,而且表面看上去,对弘文惮度要比对弘弋好多了。

    “有些事是自己揣摩出来的,把心静下来,你就能听到他们没说出来的话。”容嬷嬷不厌其烦地轻声教导。

    “那我要是还听不到呢?”韶华觉得有些无稽,既然没说出来,怎么听得到。

    容嬷嬷停下手中的绣活,瞥了她一眼,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若你听不到,就别往那风口浪尖上赶,寻个低门良婿,安生相夫教子便是了。”

    韶华立刻闭上嘴,心道,严恺之算是风口浪尖的人了,按容嬷嬷的话说,她这辈子就指望不上了。想了想,不乐意地嘀咕:“至多我以后用心学习就是了。”

    容嬷嬷知她话中有话,也不挑破,只道:“这种事,还是得靠领悟,我已经和阁老辞行,往后也不再教其他娘子了。”韶华一听,急忙望过去,容嬷嬷正好也看着她。“五娘子,别嫌我多话,在我眼里李家三位娘子,看着属你乖巧,却最属你放心不下。你切要记住,京中不比普安,三娘子或许说的话不中听,但起意是对的。你若想安安生生,不如求二夫人将你许回普安老家,有凌家庇护,或许你便没那么多折腾。”

    听容嬷嬷像做辞别一样的叮嘱,说得韶华心里酸酸的,好几次要开口,都让容嬷嬷打断了。

    “有些话,我当初不及与世子妃说,今日便全与你说了,希望你好生自处。”容嬷嬷敛了表情,声音也变得严肃起来:“比起京中世家,李家再显赫也不一定比得上那些看似门楣落魄的王侯,但也非容人小觑。你可知万岁爷明知阁老告老,却还召他进宫,为的是替新君觅良臣。”

    容嬷嬷缓了一下,继续叨叨:“万岁爷是个明君,可也又糊涂的时候,动了感情,才会让天下不安。所以说天家无私情,就算是王侯之家,也是一样的道理。如今你未出门,还是个娘子,便有父母长辈在撑着。一旦你许了人,不管是谁家郎君,许多事就不再由自己性子。不管万岁爷心中到底属意哪位皇子,新君始终会上位,所谓一朝帝王一朝臣。夫家盛衰兴败,你也逃不开干系,所以诸事须得万分谨慎才是。”

    韶华张嘴半晌,呐呐说不出一句话。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