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名门良婿

第十一章 本性暴露   文 / 鸢时

    考了斯晏和以琛的学问以后,又问起女孩们的功课。因斯晏在旁一直插诨打科,刘氏对几个女孩的功课也没细问,只性地叮嘱几句“先生是个有见识的,你们莫要辜负了”之类。然后看着几个年轻人调笑打趣,一下午的光阴很快就被消磨掉。

    庞氏也难得这么开怀,待到日照西斜,脸上早已覆上倦意,却仍迟迟未有动身。

    凌氏想着今夜丈夫还要过来用膳,心里乐滋滋地带着两个女儿先行告退。刘氏本欲留她们下来吃饭,问清缘故后,也没再勉强。庞氏也紧着要离去,刘氏便纳闷了:“三弟妹何不如留下来一起热闹,焘园也太冷清了些。”

    庞氏婉拒,“我向来清静惯了,今日也是托了大嫂的福,才能如此尽兴。况且煦园有客,我怎好再叨扰。”任凭刘氏再怎么劝说,她都执意要走。

    刘氏无可奈何,只好答应,“琛郎和燕娘都算不上客,自家侄儿罢了。既然你执意,我也不勉强,不过是时候该让二郎回来了,你怎么说也是他母亲,哪有不伺候在母亲跟前的道理。”庞氏闻言,眼神微微有光,但没说话,只是矜持地点头辞别。

    算起来,煦园和熹园之间相隔并不远,比起还要隔着碧梧轩的焘园来说,算是紧挨在一起了。是以,当庞氏从煦园出来的时候,早一步离开的凌氏母女早已稳稳当当地坐在自家大厅里了。

    一路上,绾华把课上发生的事都告诉凌氏,自然也少不了锦华被容嬷嬷教训的事。

    韶华没敢插嘴,静静听着绾华把话说完,本以为会挨骂。

    不料,凌氏只深深叹息。“我早知你外祖父把你疼在手心,什么都由着你,所以凌家来人的那番说辞,我没当回事。但没想到凌家竟然容你这般懒散,好在及时把你接回来,又遇到这么个有学识的女先生。”

    看韶华一脸无辜的模样,凌氏无奈:“也罢,既然先生都这么说了,你往后便用心学着,莫要落了别人去。”凌氏说的“别人”是指燕绥,也是指锦华。

    眸子乍亮,韶华顿时喜上眉梢,没想到今日这么容易蒙过去,急忙答应:“女儿绝不会让阿娘失望的!”

    绾华不满妹妹的喜怒形色,沉声训道:“话可别说太满,你刚刚也瞧着刘家娘子的女红,那针线快赶上坊的绣品了。七娘虽年幼,但她女红做得也好。你是姐姐,又是嫡出,万不能差了她去,明日起,我会亲自督促你用功的。”

    坊是京城出了名的绣庄,专门接官家生意。因绣品出众,精致华丽,有变化多样,即便鼠了些,达官贵人们也争先抢购。若是有哪家娘子的绣品能卖到坊去,那可是极为光荣的事,只可惜坊收货极少,要求极为严格。

    韶华听了,立刻垮下小脸,看来针线活是逃不掉了。想到自己曾经绣过的红烧鸭子,韶华耷拉着脑袋,低头看着摊开的小手。心里正懊恼着,既然得了这身子,怎么就没能把原主人的能力也一并得来,这白嫩嫩的指头若被针给戳了,那得有多疼啊。

    韶华的神游在绾华眼里看来,是一副孺子好学的深刻省悟状。比起锦华对她的阳奉阴违,韶华无疑让她生了几分长姐的成就感。心头一舒坦,也就没再训责韶华。

    “三娘说得也对,不过嫡出的娘子除了女红要好,更重要是为人处世。往后不管是谁,嫁到刘家也好,或是许配哪家郎君,你们便是正经但太。上至宗亲耆老,下到仆役走夫,还有未来夫郎的世交同僚,你们都得理得顺才好。”凌氏还是头一回这么正经八百地给女儿讲为家之道,“老爷子对你们这几个娘子都很看重,要不,也不会特意差人请了这位女先生。据说,她教出来的娘子个个都端淑娴惠,还有两位进了宫当娘娘。你们且不可辜负了先生教诲,辜负祖父对你们的期望。”

    姐妹俩互望一眼,忙诺诺应声。

    凌氏过足了贤妻良母的瘾后,见韶华一脸闷闷不乐,于是问:“怎么了?是被吓住了。”对绾华来说,这些话她早听到腻了,但或许从未有人对韶华提及,一时难以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

    绾华在旁红了脸,扭着韶华的手臂,责骂道:“你这丫头,谁教你的这浑心思,看不出你年纪小小,怎么惦记起这事来了。还、还让阿娘去相看,你真真、真真……不害羞。”说出来,绾华脸上的已经染到耳际。

    韶华摊手,完全不当回事,若不是皇命不可违,她上辈子早就嫁给自己喜欢的人了。

    婚姻这事,如果自己都不争取,还有谁会替你去把心中的如意郎君给争回来。“我说的是实话,怎么就成不害羞了,难道三姐姐不想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吗?”韶华的话让绾华羞得更难以启齿,只红着脸地跺了跺脚,向母亲求救。

    “五娘,这都谁教给你的?”凌氏虽然相信自己的女儿天生聪慧,可总觉得十三岁女孩考虑得这么深远,有些不大靠谱。

    “外祖父啊!老人家对我说过,自己若不争取,永远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韶华心中默默向凌家老爷子告罪,再一次冒名顶替了。

    凭旁人的口气,看得出凌家老爷子对这个亲手养大的外孙女是极为宠爱,所以对她包容娇纵些也不为过。

    特别是知道凌家人极少踏入京城,就是逢年过节也都让嫡长孙前来,自己从不离开普安。虽没人知道原因,但因此,韶华斗胆把所有事情都推到凌家老爷子身上,横竖他们不会跑去对证。

    凌氏想到自己当年的糊涂亲事,忽然也明白父亲对韶华说的话,不由得叹口气,“什么都必须争取。”

    其实,当年李家为二郎李勋卓来提亲时,若凌氏自己不愿,凌老爷子也不会勉强。可她却心里虽有怨,到底还是什么都不说,听了母亲的劝,闭着眼也就嫁了。

    直到过了门凌氏才知道,李勋卓心里是存了一个人。洞房之夜,听着丈夫喊着别的女人名字,她一气之下,把他赶出房门。等她缓过气,丈夫却一直在那婢女的房里,若不是为了抬姨娘身份,恐怕李勋卓也不会主动向凌氏低头。

    而等她反过来,想与丈夫示好,却屡屡因为两人脾性不和,闹得不欢而散。

    “阿娘,你怎么了?”凌氏的沉默让韶华有些不安,担心自己的本性太多,让凌氏起疑了。

    凌氏看着韶华的小心翼翼,忽然会心一笑,“你外祖父是想把你许给衍郎吧,阿娘明白,我会考虑的。”

    “不、不是,阿娘……”韶华立刻傻眼了,这个衍郎又是个什么狼来的,跟她有半毛钱关系啊。

    没等韶华把话说完,李勋卓身边的小厮钱串儿进来请安,凌氏表情一凝,心里隐隐有不好的预感。果然,钱串儿福身说道:“夫人,老爷说他今夜不来吃饭,让您不用等他。”

    绾华听了,气得小脸鼓鼓的,看凌氏一脸淡定,抱怨道:“阿娘,爹爹定然又是被那狐狸精勾了去,不行,得让人把寻他回来。”

    “回来。”凌氏喊住绾华,想了想道:“去看看八郎功课做完没有,准备吃饭了。”

    绾华对母亲的不作为有些埋怨,气呼呼地离去,韶华跟凌氏告了罪后,忙追上绾华的脚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