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 / 天如玉
被这么一打岔,等荀绍回去才发现自己压根没从应璟口中探出什么来。
秋意又深了一层,接连几天大雨倾盆,天一下就冷了。原先人就少的东观宫愈显空旷,荀绍一早入宫当值,觉得身上又冷了一分。
掌事太监却是乐颠颠的,小跑过来说:“大人,您今日不用再看书了,有事做了。”
听他这么一说荀绍也乐了,搓搓手问:“什么事啊?”
“丞相派人来传话,今日起您得上朝,与百官议政。”
“丞相?”
议政意味着能得到升官机会。老丞相果然城府深,按捺到今日才给她好处,既不得罪应璟,又暗中培植抵抗他的力量。荀绍笑笑,这机会不要白不要啊。
“好,我这就去!”
早朝已经开始,大殿上齐整肃穆。东观令姗姗来迟,众人侧目。
荀绍挺挺胸,这群人向来看扁了她,岂能叫他们得逞。
话是这么说,当站在右首的周丰容朝她看来时,目光还是叫她觉得刺眼。
若是旁人都看不起她,这位眼高于顶的大将军又如何能例外……
朝上正议着事,此刻被打断,还是珠帘后但后将话题给拉了回来:“方才大将军说东夷之乱平定后要与我朝和谈,诸位说说此事交由谁去办比较好?”
周丰容出列道:“东夷国君亲自前来,此事自然还是交由老丞相出面为佳。”
众臣纷纷附和,御史却道:“大将军所言不妥啊,此次和谈远在合浦郡中,长途跋涉艰苦,丞相年事已脯这……”
朝中官员有不少都是老丞相的学生,颇为关心老人家身体,顿时又是一片附和。
幼帝道:“那就派宁都侯去嘛。”
珠帘微动,太后连咳好几声:“陛下,宁都侯事务也很繁忙的。”
真是心急,自家儿子太实诚了,这种战后捡便宜的活凭什么便宜应璟!
幼帝倒是很坚持:“宁都侯既是皇亲国戚,又是我朝重臣,全权代替朕前去最合适不过了。”
太后急道:“大将军一手平定战乱,对东夷之事也最熟悉,此事还是交给他去办好了。”
哪知周丰容却道:“武不代文职,东夷狡诈,和谈条件恐有陷阱,还是请陛下和太后择文臣前往为佳。”
幼帝拍了一下膝头:“那还是派宁都侯去嘛。”
应璟岿然不动,底下自有附庸支持者叫好。
荀绍本是看热闹的,余光瞥见似有人盯着自己,转头一看,老丞相一手捋着胡子,丢给她一记满含深意的笑容。
未等她回味过来,就见他老人家出列道:“臣觉得宁都侯的确是个好人选,不过兹事体大,为显我朝重视,陛下和太后不妨再择一人随行辅助,也好防范东夷使诈。”
太后一点就透,立即清清嗓子,问了一声:“东观令何在?”
荀绍出列:“臣在。”
“东观令初为文官,又身怀武艺,此行最合适不过了。”
荀绍悟了,原来老头子那笑容是这意思。能有什么办法,拿了好处就得听话啊。
荀绍跟过去,就听他道:“大人得太后赏识,要做未来皇后,那是外人挡不住的。至于官场,还是少插足为妙吧,也留些机会给别人嘛。”
荀绍眼珠轻转:“你的意思是……我将去合浦建功的机会让出来,你就放人?”
“哎哟荀大人您可别误会,我哪有本事说放人,我也只是听命于人啊。”
官场黑暗,荀绍总算窥得一斑。
“也好,那有劳大人多照顾我这个下属,我这就回去办妥此事。”
河南尹一听她放话,二话不说,拍保证竹秀只是在狱中暂住,保管她吃香的喝辣的。
荀绍道了谢,转头出门时就冷笑开了。
若以她本人来说,要放弃再好不过,谁稀罕跟应璟一起去?可她偏偏受了丞相和太后的授意,非去不可。这群人官场倾轧,也就只敢拿她开刀。
等以后拿回将军之位,再与尔等宵小算账!
她气冲冲地回了府,天已黑透。
老管家见她空手而归,脸色不善,也不敢多问什么,只说了句:“有客来访。”
“什么人?”
应璟自厅中走出,长发散在耳后,大袖宽衫从容,如在自家一般,倚着门看她:“我还是第一次来荀家老宅,挺气派的嘛。”
“哪里比得上你宁都侯府。”荀绍正忙着想法子,无心应付他,走进厅去随口问道:“你来有事吗?”
“我听说大将军给了你东夷的情报,此行你是我下属,就不该主动呈上来?”他自顾自坐了,又道:“顺便再来看看你是否准备好了。”
荀绍心道我去不去的成还不一定呢。
想到这里她忽而心思一动,她官微人轻,奈何不得河南尹,可应璟可以啊!
“宁都侯……”
应璟端着茶的手一抖,抬头看她:“你这是怎么了?”居然没阴阳怪气地叫他国舅。
“是这样,我们家竹秀她……”荀绍说的不情不愿。
回都任官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如今困难重重也只有自己承受,她从没想过要向这个造成她如今困境的人低头。
应璟听完后久久不语,荀绍以为他在思索对铂半晌偷瞥他一眼,却见他正盯着自己贼笑。
“你笑什么?”
“既然是有求于我,那就求啊,你这样说几句,就想让我帮你?”
荀绍气愤道:“你别得寸进场”
应璟叹口气,“那好吧。”说完径自起身要走。
荀绍想到竹秀,一时心急,快走几步扯住他衣袖:“求你。”
应璟扭头:“求人也要说些好话啊,你求谁啊,连个称呼都没有。”
荀绍磨了磨牙,努力挤出张苦兮兮的脸来:“求你了,舅、舅!”
应璟一张脸瞬间黑了个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