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合流 文 / 猪太帅
这是皆大欢喜!
周晓峰如愿以偿,按照设想的那样得到了华人的支持,甚至还有额外的惊喜。而黎叔也是得偿所愿,他得到了想要的前途,从此能继承祖父三代的事业,更是为安儿姐妹找到了良配,月前的那场误会变成了姻缘,不能不说是天意。
从龙首义功臣加上国丈爷的身份,不啻是给黎叔上了双保险。何况凭着祖祖辈辈经营海上建立起来的关系网,黎叔还能为周晓峰拉拢数股华人势力,替他打开在南洋的局面。
“好叫龙头知道,我红旗帮已有三百年历史了”
即便周晓峰已经应了亲事,黎叔也不好把他当晚辈叫,之前叫后生,周小哥,现在拜了大哥,定下了名分,那自然就不能再那样叫他了。至于叫王爷、王上之类的,他也学不来黄秀才那般能拉下老脸来。
既然打定了主意要把手里的势力拱手相让,那还是按照帮里的规矩,叫龙头大爷好了,只是周晓峰自度年轻,当不起未来岳父一声大爷。
虽然此大爷非彼大爷,周晓峰却是怎么听怎么别扭。他三十来岁年纪现在二十郎当的样子,让别人叫他大爷,而黎叔五十多岁却要叫二爷,未免太过诡异了。
在潜意识里,他也不愿意和黎叔同辈相称,否则和安儿、宝儿两姐妹在一起总会有罪恶感,类似于干爹干(这好像还是多音字来着)女儿的尴尬。
“南洋一带,现有红旗帮兄弟上万人,加上洗手不干的帮众,应该还有数万。”
在红旗帮二爷,现在的黎明黎三爷补充下,黎叔向周晓峰痛诉红旗帮血泪史。数十年前,红旗帮可是大名鼎鼎的南洋海盗执牛耳宅经历郑一,郑一嫂和张保仔三代经营,曾经独霸南海海面。在周晓峰的时空,大名鼎鼎的《加勒比海盗》中,太平洋海盗之王的原型,便是那位郑一嫂。
在明末清初,广东一带就有著名的郑、石、马、徐四姓疍家贼横行珠江口。到康熙收复台湾,郑成功余部残兵也流向珠江口为盗,疍家贼便由明末四姓逐渐演变为红、黄、蓝、白、黑、紫六六旗。
而郑一,乃是十八世纪末期崛起的红旗帮首领。郑一其人,出身于疍民,世代海上为寇,他胸怀大志,一直致力于把各股疍家贼统一成一个以他为盟主的海盗大联盟。
他的老婆郑一嫂精明能干,加之还有养子兼娈童张保仔协助,红旗帮被经营得蒸蒸日上。无奈天意弄人,在这个海盗大联盟好不容易结成之时的1807年,郑一却于一场强台风中坠海身亡,年仅四十二岁。
道光二年(1822年),张保仔病死于福建副将任上。两年后,郑石氏携子回南海县定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五月,石氏逝世,随后,她的命妇衔就被满清朝廷追夺,贬为平民。
反复数十载,终不过是一场空!
至于红旗帮被打散的余部万数万人,则大多散落南洋,远离满清的势力范围。然而藕断丝连,南海一带仍然是海盗的地盘。甚至在鸦片战争中还有这些海盗余孽的身影,只是因为他们势力单薄,对英国鬼子没有太大威胁罢了。
数十年来,红旗帮余部散居南洋各地,上岸的上岸,经商的经商,打渔的打渔,逐渐融入到了南洋华人社会,再也没有一个强力人物能够再度统一各旗势力了。
历史上,蔡牵,张保仔已经是海盗最后的辉煌。因为周晓峰这个变数的出现,山地人,红旗帮余部,南洋华人,这三股将要在历史的浪潮中沦为沉渣的力量,竟然奇迹般拧合在了一起。
一群为中原正统王朝所不容的远古遗族,一帮早已溃散即将湮灭的海盗,还有数百万散布于南洋各地的‘天朝弃民’,如同一股股溪流,在改变了原来流向后,即将朝着一个方向,合流成一条大河,奔涌向前。
而命运的轮盘,也稍稍偏离了它本来的轨道
“两位都是前辈,往后倚重之处,万望不要推辞。”
人投之以桃,我当报之以李!
周晓峰虽然是个走私头子出身,但他首先还是个生意人。人家让他来当董事长,这总经理和副总的位置总要给人留下的,甚至,股份还不能太少。
“有钱大家赚”,这才是王道。
人,地,财,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周氏集团的架子,已经可以搭起来了,周晓峰内心欢喜不已。
“时来运转,这就风生水起了,哇哈哈”您看完了,作者还有话要说哦!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超级家丁》睡秋:野鹤的书恶搞中颇有内涵,可以品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