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天上无星 文 / 妙手空空
“嘿!哈!”阳元山膳房旁边的树林里,一声声清脆的呼喝声传来。
“哧!”的一声响,一股红色的液体,顺着剑身溅射出来……
“哈哈!这‘摘星’的最后一招,原来这么巧妙!”收回剑锋,江夏望着树干上的那只破裂的野果,脸上满是会意的笑容。
这是他获得龙鳞坠的第十天,三十六式的剑招,已经被他熟记于心。
他练剑,总是喜欢用一些很独特的方法。比如,在练习“斩龙”阶段的时候,由于需要很大的力量,他便从柴房搬了一堆圆木来,用绳子挂在四周的树枝上,灵活运用新学的剑招,将它们一一斩断。
而“摘星”阶段后,他便找来了树林里常见的一种红色浆果。这种浆果,只有指甲盖大小,江夏先用剑在树干上凿出洞来,再把它们镶嵌进去。万事俱备后,再开始练习剑法。
“摘星”部分的剑法讲究准确、迅速和收放自如,所以江夏一直在追求的境界就是,既用剑尖准确的刺破浆果,又不至于把它们从树干上的凹洞中带落出来。
另外,那小浆果虽然看似平常,可一旦被剑挑破,便会喷发出一股强劲的汁液。若是躲闪不及,肯定会被弄脏衣服,甚至溅到脸上,钻入眼睛……
江夏合理的运用了这个特点,在练剑的同时,还刻意的回避着这些“浆果的反击”,这样一来,他便能在同一时间,既修炼剑术,又刺激反应神经。
如此一来,自然更加贴近实战,也令他的修行变得事半功倍。
刚刚他练习的最后一招,名叫“天上无星”。出剑的速度,提升到了极致,一眨眼的功夫,必须攻击到至少六七个点的目标!
起初,江夏按照秘笈上的要求,怎么也无法达到理想的结果。要知道,出剑并不像出拳那样方便。用拳的时候,他可以一息之间出去十来拳,可用剑,顶多能做到四五下!
更何况,“天上无星”这一招,不仅只要求速度,还需要他先后准确的刺中微小的目标!若是一般弟子练习,这个模拟目标的“靶”,可能会大得多,这也就使他们更加轻松的通过这一关。
“天上无星”,实现起来也就容易得多啦!
江夏兴奋的开始尝试。
要说融会贯通,那可是江夏的长项。从在甄徒大会擂台上,把“摧木落叶掌”和“断骸裂骨拳”融汇在一起开始,到在阳元殿内,灵活运用“横斩破天腿”与“起伏穿云跃”,一举取得龙鳞坠,他可谓是尝足了甜头。
此时花时间去钻研新的东西,他认为值得。
也就是半天的功夫,树林之中的断木、树干之上的裂果,又多出了不少。
只不过这时候的断木与前些天不同,木头都是被利剑直接刺穿的,一次次的穿刺,导致它们崩裂;而树上的浆果们,则往往是被准确的划破肚皮,江夏是用“斩龙”那样流畅的劈斩,将它么勒成一条死亡之线。
劈斩之中,偶尔夹杂点突刺,最后一次,他尝试这样攻克属于自己的“天上无星”。
一击即成!
或斩或刺,别说六颗,就是十颗二十颗也有了!浆果迸射的汁液,江夏也完美的一一避让。这一招“天上无星”,绝对是全新的招数!可威力,却是更加强劲。
“看来前人创造的功夫里,还存在着不少的缺陷,我要是死读书,一板一眼的照着学,那就只能成为庸才!”再一次深刻靛会到融会贯通的好处,江夏感触颇深。
不过,与其说是融会贯通,不如说他是在自我创新。因为在习成“斩龙摘星剑”的同时,他将劈斩与突刺调换位置,再掺杂一番,便又是一套全新的剑法!这套剑法,出自于“斩龙摘星剑”,却又似乎强过与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名副其实。
只不过还未用它经历实战的江夏,很难体会得到。
“时间还早,看来,我得去讲武堂拿新秘笈了!”背起利剑,弯腰收起地上散落的柴块,江夏走出树林,朝着讲武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