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兴华军(二) 文 / 小子凡人
兴华军就是一支由钢铁洪流组成的战争机器,全军四个装甲师,光坦克就有一千二百多辆,重炮七百多门,再加上其它的装甲运兵车、步兵车、重载军用卡车,这些钢铁怪兽,起码消耗了近十万吨的钢铁,这个时期的国民一年的钢铁产量才多少,不过五六十万吨,而且还是劣等钢,连炮钢都没多少,而这些坦克和重炮,消耗的可是在一百多年后也算优质的好钢。
而且兴华军士兵的装备比日军先进半个多世纪,这样的一支钢铁队伍,无论是拉到那个战场去,绝对是震撼性的登场,夸张地火力组合,强有力的打击力度,任何敌人的防犀在这支队伍面前,都是纸糊的。
再看看兴华军的单兵装备,一个步兵排由3个步兵班加排指挥组编成。排长(军官)、通讯军士(无线电员)组成排指挥组,各人按步手配置,备弹300发(同步手配置,无散弹)。排长配发自卫手,通讯军士配备电台或步话机等指挥器材。
步兵班编制10人,编成2个战斗小组,分别由班长、副班长带一个小组(各带1具步话机),每小组按战斗职能分为3名步手、1名榴弹射手和1名机手。步手战斗装备为7.92mm步(与后世95式相同),备弹500发(10个30发弹匣,按1/装具弹匣袋7/作训包2携行,另在作训包中为机手携带200发散弹);多用途刺刀;瓜式手榴弹6枚;及其他必要装具等。可按需要配备单兵火箭筒1具或者榴弹等。
榴弹射手战斗装备为7.92mm步(与后世95式相同),加挂35mm挂榴弹发射器,备弹300发(同步手配置,无散弹),榴弹15发;瓜式手榴弹2枚;多用途刺刀及必要装具等。
机手战斗装备为7.92mm班用机(与后世95式相同),备弹745发(3个75发弹鼓,4个30发弹匣,另有400发散弹在作训包中,不计同组3名步兵手为其携带的600发散弹);瓜式手榴弹2枚;多用途刺刀及必要装具等。一个步兵排总编制人员32人。
火力排由1个自动榴弹发射器班、2个12.7高平两用机班组成,反坦克导弹班、排,战时由营部增编,排指挥组同步兵排(2人)。
自动榴弹发射器班由10人组成,装备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2鲸最大有效射程直瞄600M,曲射1700M),备弹300发。分为两个战斗小组,人员为班长(副班长)、射手、副射手、军械士、步手。
12.7高平两用机班由10人组成,装备12.7mm重机2挺,备弹800发。分为两个战斗小组,人员为班长(副班长)、射手、副射手、军械士、步手,火力排总编制32人。
步兵连编制序列,连部: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司务长、通讯员(2)、卫生员(2)、狙击手(4,装备堪比后世88式7.92mm狙击步),共12人。炊事班:班长、战士(8)。
步兵连(3个步兵排,1个火力排)共编制人员149人,其中军官8人。主要火力装备:挂榴弹发射器18粳班用机18挺,12.7高平机4挺,35自动榴弹发射器2具。
营属炮连由3个82mm迫击炮排及连部组成。连部: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司务长、通讯员(2)、技术军士(4),共10人。炊事班:班长、战士(4)。
每个迫击炮排装备82mm迫击炮2门(最大射程5700M),备弹90发。排编制共22人(加排长及通讯军士)。共编制人员81人,其中军官6人;装备82迫击炮6门(备弹270发)。
营属火力连由3个反坦克导弹排及连部组成。具体结构与炮连类似。共编制人员81人,其中军官6人;装备反坦克导弹12鲸备弹72发)。
近代中G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因此早期中G民族工业基本上只能是轻工业。
再则地区分布不平衡。早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而且通商口岸便于出口和运输,易于取得外国原料和技术设备。
但是沿海地区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由于民族工业诞生之日便受到双重压迫,发展艰难,矛盾是必然的。但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又使得民族工业对它们产生依赖性,久而久之,也葬送了中G工业发展的希望。
而吕龙仅一个工业区,在他的团体掌握了微纳米技术之后,只需要稍微的运用在生产方面,他每年可获得的优质钢铁产量,就可达数十亿吨。
而且整个大工业区只有一座大型钢厂,其生产钢铁的工艺流程,和如今的生产流程不同,拥有着高科技设备的工作区,可以直接将含有铁元素的金属,通过一定的流程,转化为钢,这种钢,只是最初步的产品,但已经达到了一百多年后优质钢的水准,出厂之前,根据要求,可以经过各种处理,掺入其它不同的元素,通过复杂的熔炼过程,炼制成各类级别的合金钢,这类钢材,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高耐腐蚀、耐低温、耐高温、无磁性等特殊性能,足以适用生产一个世纪内的高科技装备。
人类的科技理论知识,一般超越了本时代工业发展一两个世纪还要多,比如后世的核聚变理论,当初人类掌握的已经十分成熟,但是因为超导体、高温高压吊件达不到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使之规模化投入使用,直到半个多世纪,二十一世纪中叶才初步实现轻原子核变化为重的原子。
凭借着手里掌握的远超这个时代的高科技手段,工业区里日夜不停的大批量生产廉价的钢铁,其生产成本还不到其他国家同等水平下的百分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运输、原料来源、人工消耗、能源消耗等许多方面的成本极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自然也低廉了。
比如吕龙生产一架洲际重型运输机,载重大概超过一千吨,又或者是一艘百万吨排水量的运输船,所消耗的成本,还不到日本生产十架飞机的成本。
而且根据需要,各类钢材在出厂之前,就按照需要,直接加工成各类钢铁产品,比如喷气式战斗机的零部件,巨型运输机的发动机,坦克的炮管等等。
工厂直接将所有的高科技理论知识和各类产品的加工程序融为一炉,极大滇升了产品的生产速度,并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从原料的加工,到产品出炉,抛弃了传统的生产流程,直接转化为一条点线面的覆盖式生产,生产快速、节约、低耗能,这就胜业区内各个工厂的最大优势。
大批的钢铁输出,吕龙在上海南部这片地方,大肆建造基地,修建铁路、公路,在沿海地带,大量建造居民区,甚至改造了一个的港口城市。
至于兴华军手中的先进装备,对吕龙来说,科技投入几乎没有花费他一分钱,没有浪费他一点儿资源,可以说,生产一支自动步的成本,还不到一块大洋,生产一辆先进的主战坦克,除了花费一点儿工人的工资以外,就没有其它的消耗了。
所有对吕龙来说,先进的工业生产资源,先进的武器装备,他应有尽有,一点儿也不缺。可胜人方面,却极为缺少,毕竟再大的工业区,也需要工人去作,尤其是高级技工和高知识水准的员工,这是他目前最急需的人力资源。
现在整个工业区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工厂在开工,其它十分之九的地方,数量庞大的工厂处在封闭闲置的状态,因为吕龙缺少大量的熟练工人,仅仅靠那十万克隆士兵,显然远远不够,为此之前吕龙就派王云峰去美国,趁着此时美国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沼之中,大量招收美国的成熟技工,第一批五十万人很快就会抵达,到了那个时候,整个工业区里一半的工厂就可以开动起来,到了那个时候,吕龙只依靠这一个工业区,就足以纵横天下,横行无忌,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