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联合布业 文 / 我是百脑汇
周恒源解释道:“裴永进已经与日本洋行搭上了线。以后啊,他们的棉花直接出口东洋。人家现在已经不需要在武进本地这一棵树上吊死,没兴趣陪我们折腾!”
众位老板听后不免一阵失落,别人指望不上,想走出经营困境,还得靠他们自己。
有些人不甘心道:“日本人?咱们大清国刚刚与东洋鬼子打完仗,他去与日本做买卖,就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义隆布行胡老板斥道:“含打仗归打仗,生意归生意。别说是裴永进,就是我自己,只要有了新的活路,哪还管他是东洋鬼子还是西洋鬼子。”
周恒源轻拍桌面,示意大家安静:“好了,别人的事情用不着我们心,咱们自己的事情还需要拿出个应对章程出来!”
周恒源继续说道:“我已经有了些想法,说与大家听听!”
此话一说,众位老板俱兼安静,向他这边看过来,眼神中满含期翼。周恒源很享受这种感觉,这让他产生一种上位者的虚荣感,似乎眼前的这些同行都是他的随从跟班,等着他来给大家指引方向。
他开始慢条斯理地给大伙分析道:“杨邵文那小子为什么厉害,我的看法,主要是他手中有三样宝贝!船队、手拉机、机纱!正是手中有了这三样凭借,他杨邵文才敢去与农户签订什么代工协议,也正是这个代工协议,让我们这些布行没了活路!”
“周老板说得不错!手拉机解决的是织户织布工具的问题,机纱解决了原料问题,船队则是解决运输问题。只要我们能为织户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也能用这个家庭代工模式!”义隆布行的胡老板回应道。
“那这三样东西能不能解决?我认为困难不大。船队是最容易的,武进跑运输的船很多,咱们可以去租去买,这都容易。我们其实能有个小型的船队负责运输就行了,还可以让目前的花纱布店负责收购一部分,毕竟剩下的这些织户住的并不偏僻。至于手拉机,制造起来也不难,我已经让工匠仿制了一台。”周恒源让底下的人抬上来一张织布机,继续说道:“其实就是装了个简单的飞梭装置,成本也就是3元左右,织布效率却提高了2倍。杨邵文那小子给织户6分钱的加工费,哼含赚得可真是不少啊!”
眼见周恒源已经制成了手拉机,其他老板俱是叹服:“前段时间我也想叫上几个工匠仿制,没料到本地碟匠、木工匠都忙的很,也就是现在才有部分作坊有空闲!”
“这又是杨邵文那小崽子的花样,不想让我们仿制他的手拉机。”有人愤愤不平道:“他要是有能耐,怎么不把整个常州的工匠都永远的包下来,那时我们就一定没办法和他争手拉机的制造了。”
“好了,说完了手拉机,再说机纱。”周恒源目光巡视众人,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然后,他没有继续解释,而是介绍了一位年轻人给大家认识。他就是周恒源的儿子,周逸飞。
他又说了些在西方的见闻,以及英国纺织工业的一些情况,让眼前的这群土豪老板开了不少眼界。大伙齐声夸张周恒源眼光独到,将自己儿子送去英吉利学习考察,那是学到真本事了。
周恒源乐得呵呵直笑。
“好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大家凑个份子集个5000元的股款,再定个章程,将公司先建起来。有了一定的代工规模后,就可以向怡和洋行申请赊款优惠,买卖就这么做起来了。大家意下如何?”
周恒源顾盼生辉,事情的发展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其他的布行老板眼见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哪里还会有什么意见,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新成立的公司需要一个总经理负责。嗯,就是掌柜的意思。我们九家布行老板就噬东,也就是东家。各位老板平时要照看自己的布行,事务繁忙。这个总经理的人选还是要专门委任才好!”周恒源眼光扫向众人,又在自己儿子身上停留片刻,意有所指道:“不知大家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几个老板久经商场考验,难能没有点眼力劲,纷纷都说,周贤侄学有所成又年富力强,是新公司最合适的总经理人选。
周恒源与周逸飞按理推却一番后,也就应承了下来。
有人提出,这样大张旗鼓的引进机纱开布业公司,是不是太招摇了,卢会长的面上怕是不太好看。
义隆布行胡老板嗤笑道:“管他什么卢会长。在我眼里,谁能管顾大家的死活,谁才是我们的会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周老板才是我们布业公会最合适的会长人选。”
众人应承道:“没错,周老板为我们的心思,大伙都看在眼里。下次公会推选,我支持周老板。”
“感谢各位同行抬爱,这事不急。咱们尽快把布业公司给办起来,这才是紧要之事!”
周恒源捋捋下颌的一撮山羊胡,口头谦逊几句。会长的事其实他也确实不急了,只要自己儿子担任了公司的总经理,他又诗司最大股东,这就相当于在将来掌控了这几家布行的货源。比起有些发虚的会长头衔,这种掌握同行命脉所带来的权力更大,也更诱人。
“周老板,我们的新公司叫什么?”
“联合布业公司!联合武进布业同行的力量,让我们给杨邵文那小子一点厉害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