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上元开泰 文 / 彼人
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应天府随之亦然。
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不论士庶举城自早互相庆贺,尤其是以坊巷以食物动使果实柴炭之类,歌叫关扑。
如马行、潘楼街,州衙东向之外,至东城街,城门之外,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
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向晚,贵家妇女纵赏关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馆宴,惯习成风,不相笑励。至寒食冬至三日亦如此。小民虽贫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
范铭回到应天府的时候已经是正月初九了,这些天应天府可谓热闹非凡,家家户户收拾行当,准备几日后的上元节花灯会。
相比起过年,上元节更加像是一个正经的狂欢派对,也是一场商业盛宴,各家商户都会拿出自家最吸引人的手段来招揽生意,那写杂耍艺人也会使出自己拿手手段来赚取观众的喝彩和打赏钱。
不过范铭眼下的可没心思时间放松下来,连歇口气都没歇就直接去衙门里开衙了,北宋休务承唐制,春假也是七日,因着要回娘家范铭年前就往录事参军厅多请了几天假,如今他身为市易务主事,这开年就懒散太多也实在说不过去。
不过说是开衙,其实也跟后世公务部门一样,不到过完正月十五的上元节衙门里的人心思是定不下来安心公事地,前些时候范铭忙着给人走年礼。一等开衙之后,就轮到他家里人来人往了,市易务的下属都得来这自不必说,其他的一些行会、商户,以及其他曹司的同僚少不得要来拜访。
如此以来,从回来之后一直到上元节前一天为止,这几天里范铭家里就没断过客人,一拨走了一拨又来,看这架势还真有些门庭若市的味道,,虽然明知道这些人是因为主事的位置而如此,但维持一个好的关系也不是什么坏事。
陈丙戍也亲自上门过来拜访,而且还奉上了一封不小的年礼,热情更胜过上一次见面的时候,在说话的过程中,范铭提起大姐夫守顺的事,陈丙戍二话不说,当即就让手下人将守顺安排到了商行旗下的一家车行中,而且俸钱也照着大师傅的给,范铭也是连声道谢,也不由暗自轻舒一口气,这手上的事也总算是解决了一件。
客人多,范铭忙着陪男客,莫惜容同张婉儿则忙着接待随同而来的女宾,天天见人,见客,即便是有了两个月身孕的莫惜容纨脸上也没有半点疲色,反倒是满脸红光地就没断过笑容。
目送着张福顺出门,范铭又重新陷入了思绪之后,对于如何才能够快速开展市易务的庶务,范铭先前就已经做过了两套思路的准备,一套的是按部就班,取的是稳健,另外一套思路,就是打破衙门原先固有的作套路,将后世的一些经济策略和做事方法借用过来,大刀阔斧的迎合新政推进市易务新法。
稳健有稳健的好处,就是可以推诿和熬资历,让人找不到漏洞,事实上这么些年衙门吏员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激进当然也有激进的好处,就是可以最快速度的见到效益,最大化滇高财政收入,这其中还涉及到新任通判是什么样的性情问题,通判的其中一项职责就是监督新政的施行,市易务的绩效当是其眼中的一颗重要考核目标。
最终范铭还是决定冒险一把,因为时间不等人,还有很多的事等着他去办,这两天他蓦然记起再过一个月书院就要小考,也守系到他这个外舍生能不能升到内舍生的关键考试,也是时候该准备准备,不能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徒费光阴了。
范铭的想法是市易务的权责细化,成立一个三权独立的工作小组,具体做法就是将市易务三法抵保赊请法、契书金银抵挡、贸迁物货,每项法令分割为三,而不是每项法令又一人执行到底,例如结保赊请法,则大致就有三项具体事务,采卖定价、抵挡财货房田、利息结算三项,若是由一人或者几人来负责这一系列的事务,那中间的权责就实在是太大了。
若是将这三项分割开来,明确一人负责其中某一项事务,再通过不定期轮换来限制利益的纠结固定化。
而至于主要的是这样一来的牙人都是直接对范铭负责,不需要和其他吏员产生什么直接的利益纠葛,使得韩可春、张福顺五人即能够快速的参与到事务中来,不会出现权责过大的问题,既能够增加安全性,也能够最大程度滇高工作效率。
但这样做法的唯一会产生的一个缺点就是主事的权责过大,也就是所有的决断权都集中到了范铭他一个人的身上,这在上级的眼中或许是有管理才能的表现,但在的人眼中或许就是霸道了。
不管怎么说,这“擅专权”的名声怕是要坐实了。
不过专权就专权罢,为了能尽快做出点成绩来,激进点也没什么错。
想到这里,范铭又觉得有必要再专门选出一个负责管理、调度牙人的机构或者人选,这些日子以来他越来越认识到牙人的重要性,再加上这些牙人多半是出自应天府各大商会之后,说是地头蛇也无不可,用好了这些人就是排头兵,用不好这些人就是祸乱之源,所有让手下的吏员来负责这事肯定是不合适,这个人也必须要是自己信任的人,可是用谁呢?
王稼轩倒是合适,不过年纪太轻了一些,范铭的视线渐渐的移动此时正从外面进来的老张,心中有了主意,不过这个眼下还不急,等将韩可春五人的事务分配好再说也不迟。
当下将书案上的东西收拾了一番之后,站起身来,推开门,往吏员的公事房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