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筹备 文 / 彼人
范铭倒是也有些明白王融安的意思,所谓不破不立,应天府乃至整个京东西路的布绢买卖差不多几乎都被在地的一些大布商所垄断,几乎再没有其他布商的容脚之地,更遑论他们几个小县城来的‘虾米’,而如今这市易务即将成立,也就以为着要打破已往垄断的局面,重新划分市场格局,也就是说消除了资本、货源以及渠道的差距。
大家又重新回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一切唯产品第一,这样一来他的香布的前景不可谓不大,也难怪王融安这次要来找自己合作,这是完全算准了自己没本钱,打得好算盘啊!
不过想来这应该也是王融安的无奈之举,生意人有生意人的规矩,明知道这香布是范铭的命根子,却还来借谈合营之事,这正说明了事情的急迫性。
将这一番情形分析清楚之后见范铭脸上表情依旧沉静,王融安以为范铭还是没有理会他的意思,便解释道:“这番来实是图谋香布,就凭稼轩同你的关系,我也不会做这等昧良心的事,这番机会实在难得,若不是如此,我王家也不会厚着脸皮来谈合营之事。”
“王叔,我明白的。”范铭善意的笑了笑,“我也早有要在应天府立足之意,也一直找不到机会,我只是在想要如何才能在这群雄并进的大场子里占的一丝先机!”
听范铭这么一说,王融安大为开怀,只要范铭点头,这买卖便有了可做的前提,而且只要一站稳脚跟,今后凭借王家这么些年的积累,在应天府占得半席之地理当不是问题。
有了共识,接下来这气氛也就融洽了许多,三人在客厅中仔细的商议了一番接下来该如何作的事宜,由于当下还只是计划阶段,也不需要太过详细的步骤,只是大致商定好由范铭出香布,王家出资金,两家共用一个名号而又各自独立经营的一系列基本合作规则。
这么一来也就是说压在范铭身上的担子可就重了,这次同王家合营,这货源就相当于全部要从他这里进,先不论清香露,单单这布绢原料光靠从前楚丘县老渠道的那些量肯定是不够,左思右想,他绝对再去一趟宿州,哪里才是布绢最大的原料基地。
接着又聊了些家常之后,王稼轩叔侄便起身要赚范铭执意要留两人吃饭,但实在是还有太多的事要办,加上来应天府太过仓促,只得约定好来日再会方得送两人出了宅门。
目送两人离去之后,范铭脑中思绪便转了开来,布绢原料的部分可以摆脱老丈人家去采置办,反正有王家提供资金,这方面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当下自己要解决的是清香露的问题。
先前在楚丘时范铭刻意控制产量,因此剩下的清香露还不够几十匹的用量,眼下这笔买卖少说也有上万匹,这清香露的用度问题实在是一个麻烦事,而且最主要的是这清香露的研制还只能秘密研制,这个时代的保密措施可远达不到他要求的标准。
范铭从沉思中‘转醒’了过来,将妇人的话在脑中转了一道,随即摇了,“不行,此事是王家为主,这消息、资金、人脉都是王家出的,若是我贸然将莫家拉进来,这有违道义。”
莫惜容张了张口想要反驳,却最终没有说出口,她知道范铭至今依然在因为她的事而在心中对莫家存在嫉恨,即便是他也一样,虽然对娘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总归是自己的娘家……
见妇人眉头轻皱,范铭便明白她在想什么,哈哈一笑,转言道:“不过,让我那老丈人顺带着提携提携应当没什么问题。依照莫家的人脉,说不定也早已经收到风声。”
见范铭答应,妇人心中一阵喜悦,应道:“嗯,那我少会儿便让小七将书信给车马行递到宋州去!”
范铭笑着点了点头,莫家那边是肯定要借用的,即便是他心里有些不甘愿,但毕竟这么大一笔生意,有这么大的口也没这么大的胃,要真硬吃下来,不一定消化得了,而且最主要的是这其中肯定还要有许多变故,有个在商道上盘卧许久的莫家在后面撑着,这安全系数也就高了许多。
原料方面的事有了着落,剩下的就是考虑如何大量酿制清香露的,思来想去范铭只想到一个还算妥当些的法子,那就是出售配方。
当然,不是出售清香露的配方,而是出售高浓度蒸馏酒的配方。
蒸馏酒是个好东西,但却不是他可以/弄得起的,酒为禁榷商品,在整个大宋赋税中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完全在的掌控之下,要想从中捞得一些利润,不用想也是十分的艰难,倒不如直接卖给朝廷。
这样直接可以扩大清香露的酒精主原料,又可以省去一大部分成本,最主要的是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筹备时间,不过这也都是建立在能够同上面拉上关系的基础之上。
看来有必要去找一个靠山了!
当天下午,范铭就带着王知县的拜帖再次来到了沈大人的府上,本来沈大人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迄今为止,他能够攀得上的关系也只有巡检司沈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