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 东楚孙策,南楚萧言(十) 文 / 傅戍己
第155东楚孙铂南楚萧言(十)均衡之势
孙策苏醒与未苏醒,区别甚大,事关江淮局势。
举例来说,真实历史上,孙策遇刺,江东政权内部立时群头林立:孙氏婚族亲朋,复欲推举孙贲为帅;张昭等近臣亲将,则欲使孙翊继承兄业;孙策本人,更是违和众意,遗嘱孙权。
直至建安五年之际,江东政权内争尚且如此激烈,况乎今日建安三年?
倘若孙策即时丧命,江东政权必然因为内争分崩离析,七万之众,难抗巢湖一军。但是,孙策今时苏醒,苟延残喘,却是瞬间稳住局势,和平移政于孙权。或许孙权短时间内并不能真正掌控江东兵,但是有孙策托孤正统为前提,孙权守住三郡之地,却是不难。
另一方面,巢湖追击韩当,清剿江北三县,兼并淮南半郡,气力已尽。倘若萧言贸然对战孙权,未来胜负难说,不合萧言性格:若非迫不得已,收获大于风险,萧言更愿意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经营一方势力。
由是,闻听孙策亲临将台,军政移交孙权,萧言也选择消化历阳、阜陵、全椒等江北三县,以及另遣太史慈、罗贲两人,合攻浚遒县,纳南九江为一体。当然,萧言又在历阳聚集四千北府兵,时刻窥视江东三郡内弊。如果孙权继承江左政权出现致命疏漏,萧言则可以第一时间出击丹阳,进一步扩大战果。
然而,令萧言遗憾的是,自孙策亲临芜湖将台之后,江东三郡风平浪静,波澜不起,而朱冶、程普、黄盖三人,更是条理分明,重兵防御长江南岸,抵御巢湖侵袭。见江东过渡平稳,萧言只得无奈西归巢湖:“似孙权、孙策这种级别的军阀,还是留给曹对战吧!四千巢湖战兵,做好带路党就行。”
随着孙权、孙策撤兵吴郡,萧言回军巢湖,江淮八月江南江北对战,渐渐剧终幕落。
尽管有这种原因、那种原因,但是胜利就是胜利。正如没有人因为孙坚遇难襄阳小觑刘表荆州兵战力,眼光卓越的诸路军阀,也不会因为孙策遇刺小觑萧言逆击韩当,清剿江北三县的功勋。
一战之威,天下传名。
======
巢湖校尉府。
萧言马蹄刚至巢湖,便见周瑜立足湖畔,翘首等待巢湖兵。
周瑜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芜湖刺客胡兴,可是仲达所遣?”
萧言翻身下马,脱去铠甲,回答道:“不是。”
“真不是?”周瑜表示不信。
萧言摊开双手,无奈说道:“真不是。”
“刺客去年潜入孙伯符军中,又恰逢往伐巢湖时发难。仲达说此事与你无关,几人肯信?”周瑜依然不相信萧言言辞。
萧言瞥瞥嘴角,说道:“我又何必骗你。不瞒公瑾,我自然想杀孙铂若是能够刺杀孙铂我绝对不会假仁假义,说什么英雄豪杰要光明正大对战。真若刺杀孙铂那也是我骄傲,怎会向公瑾欺瞒?只是,很可惜,巢湖没有要离、胡兴这般刺客,替我一次性击杀孙铂彻底除去江淮大患。”
初闻孙策遇难芜湖,周瑜瞬间想起萧言当日说辞:“轻死者死亦轻之,孙策或能百战不殆,威名四方,将来却必然再赴孙坚悲剧,或枉死于流失,或为匹夫所杀。”
周瑜不能不怀疑,胡兴刺杀孙铂皆是萧言所谋。
只是,闻听萧言详细注释,周瑜又有些释然:“的确,萧言一心想杀孙铂根本无须瞒我。尤其,胡兴潜入孙伯符军中时,萧言刚至巢湖,缺兵少粮,那会处心积虑谋算孙伯符?或许,刺客胡兴,真是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