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代汉

第119 太史慈北迁 文 / 傅戍己

    第119太史慈北迁

    忽闻孙策暗渡陈仓,突袭春谷县,萧言大感悔恨,责备自己轻信孙策后世良好形象。

    悔恨之余,萧言又连忙重申巢湖局势,补救前时疏漏:其一,传讯所有保丁警戒,远遣斥候五十里,西防舒县,北防寿春,东北防御合肥,东南防御历阳,杜绝掩袭之事再度发生;其二,巢湖所驻辅兵,全部集结兴巢城,整装待发,却又按兵不动;其三,飞舟传令楚永,令其自主审视军情,濡须河口能守则守,不能守则立即后撤兴巢城,但是无论如何,决不可依仗前时芜湖之胜,贸然进击长江下游。

    另外,萧言又使楚永通报太史慈,言此番春谷之战,巢湖只增援水军,不增援步卒,太史慈能守住春谷县,巢湖就可以保证,孙策水军不来;太史慈若守不住春谷县,巢湖也可用水军,帮助他运输步卒,或暂避江北,或西走陵阳山脉,斜插泾县,借层峦丘陵,野战孙策。

    孙策兵多将广,三面合围,群殴太史慈。

    初时,太史慈属兵士气较脯连续和孙策硬战两场,却也丝毫不落下风。奈何,太史慈终究双拳难敌四手,两场血战之后,太史慈属兵人人疲惫。可是,未等他们喘口气,孙策又轮换预备精锐,再度来攻。于是,自孙策第三次冲锋起,太史慈便迎战不能,只好依托城池简单防御,僵持战局,急速召唤巢湖援兵。

    谁料,楚永却奉萧言之令,传来口讯,言巢湖地势平坦,四方觊觎,绝不能动员十万流民来援。闻听巢湖婉拒援兵,太史慈顿时大失所望,若无巢湖来援,他太史慈拿什么击退孙策强兵?太史慈失望之余,又再遣使者求援:“唇亡齿寒,春谷若失,有害濡须河。萧校尉来救春谷,亦是救亡巢湖焉!”

    甚至,连戍守濡须河口的楚永,都被太史慈说动,忍不住来信:“芜湖已失,不可复求;若是再失春谷,则长江亦随之失也。长江若失,巢湖水军再强,又有何用?”

    面对楚永质疑,萧言回信说道:“我军根基在于八百里巢湖,在于濡须河,不在万里长江。有巢湖基业在,万里长江随时可取;失掉巢湖基业,虽有长江,又岂能长存?古语有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长江,羊毛也;巢湖,羊皮也。十万流民须用来自保巢湖,无暇余力救援春谷,一切无疑,你好生静等春谷战势结束。”

    一天、两天、三天、遂、五天、六天、七天,孙策在小小春谷县鏖战七天七夜,终于凭借数倍战力,彻底完全摧毁太史慈属兵战意。在此期间,巢湖始终未曾向春谷县增援一名步卒,但是巢湖水军却恪守萧信军命,严格封锁春谷流域,清剿一切非太史慈船只。也是因为巢湖水军尽心尽力,封锁长江水道,太史慈虽然不满巢湖举措,但却始终不曾抛弃两者合盟之约。

    七日鏖战,耗尽太史慈最后一丝心力,却未见孙策显露一丝疲惫。太史慈满脸疲惫,仰首闭目,任两行泪水滚落耳鬓,无奈哀叹:“春谷不可守也!”

    斑驳城墙外,数名骑将左右游赚向城内劝降:“刘扬州已死,豫章群龙无首,巢湖援兵不至,太史将军七日鏖战,尽仁尽意,何必再固守一县之地?请太史将军放开城门,再与我家将军,一叙神亭旧缘。”

    若不能坚守春谷县,哪里又是他太史慈归宿?

    ======

    春谷县江岸,孙策率领韩当、周泰、程普、虞翻、蒋钦、吕范、凌诸将,遥望楚永、太史慈船只渐行渐远,转首问虞翻笑道:“仲翔(虞翻),巢湖萧言,一眼看穿你围点打援之谋,不上当呢。”

    虞翻作揖:“儒生浅谋,花费巨资,耽搁时日,却不建一功,还请明府[1]恕罪。”

    注[1]:明府、府君、明府君,意义相同,皆是汉世太守敬称。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仲翔无须自责。”孙策道。

    虞翻又道:“虽然围点打援之铂未建一功,却可以通过此事,一窥巢湖萧言器量。巢湖萧言,率流民乌集之众,聚战船千数,藏毒火烟之巧,一日击溃黄盖,足见其用军之烈;乍闻明府诡言,春谷危急,萧言却藏身巢湖,镇之以静,足见其安民之术;遣水军封锁长江,削耗我军兵粮,却不遣步卒登岸对战,足见其治军之智。善统军,有智谋,安民生,萧言犹若千年老龟,趴卧巢湖:遇险,头足缩于龟壳;遇利,探头忽取,着实是江淮大害。”

    原来,孙策蒙骗萧言,绕路合围春谷,目的不圣取春谷县,而是意在勾引萧言上钩。

    前面说过,春谷县地临濡须河口,前方一片平原,后方是层峦山谷,易攻不易守。孙策纵然攻陷春谷县,在无水军庇护情况下,他却不敢驻戍强军——巢湖若是有意,随时可以凭借水军优势,或强势攻来,或遣兵骚扰。孙策也知春谷县不是良善之地,他此次蒙骗萧言,绕道来攻春谷县,其实是听取虞翻所献之铂目的有二:一则三面合围,招降太史慈;二则强攻春谷,诱使巢湖来援。

    在虞翻看来,乍闻孙策欺诈,暗渡陈仓,萧言必然大怒,或将引兵增援太史慈,对战春谷。黄盖兵败,一则是巢湖出其不意,祭出毒烟之计;二则是黄盖轻敌,水军逃窜不易。但是,在陆地上,萧言再放毒烟,小范围不起作用;大范围可以移军躲避,能取一时优势,却不能取得永久优势。待毒烟放尽,便是孙策横扫巢湖战兵时。尤其,孙策步战能力,强于水战能力十倍,水军虽败,但是孙策却自信,其帅步卒,击溃萧言,易如反掌。

    当时,虞翻向孙策分析:“古语有云:‘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巢湖初建,万事唯赖强权,经不起折腾,更承担不起消耗。巢湖号称有十万流民,但是最多增援春谷一万人。府君只要能屠戮其中五千人,瞬间抹去巢湖百分之五人口,无须渡江征讨巢湖,便可使巢湖陷入自乱,甚至强贼反叛,攻杀萧言。”

    也正是因为虞翻此铂孙策才绕道突袭春谷县。

    也正是意在引诱萧言,孙策合攻春谷时,总是有意无意留给太史慈喘息时间。

    若非如此,太史慈其麾下三千步卒,也不可能在孙坚日夜强攻下,坚持七日。只是,虞翻千算万算,却没想到萧言竟然自有器量,对孙策急攻春谷县视而不见,选择按兵不动,静观事变。

    虞翻失算之余,也不禁高看萧言智慧,高看巢湖实力。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