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代汉

第117 名震江淮(补三) 文 / 傅戍己

    第117名震江淮(补三)

    PS:这几天,都是见缝插针码字啊!就这,早上还没来得及更新,哎!

    今天两章合成一章,5K字。

    明天争取恢复早八点晚八点正常更新。

    然后,新年三日假期,倘若没病没灾,准备留家努力,争取来个小爆发啊啊啊。

    ======

    “时近冬秋,不利舟楫,难败孙策。”萧言婉拒太史慈合攻孙策之谋。

    萧言口中说是秋冬不利行舟,其实不伐孙策真正原因,却是巢湖初建,军阵未成,萧言没有信心正面击败孙策。倘若萧言太史慈两人合攻,即便侥幸击败孙铂也必然是太史慈所统步卒,成为中流砥柱,继而取代孙铂雄霸江东,视萧言为属将。

    苦恨年年压金犀为他人做嫁衣裳,那可不是萧言作风。由是,无论太史慈如何说辞,萧言始终不曾松口一丁点。

    此番顺利逆击孙铂唯赖巢湖水军全歼黄盖,巢湖水军不愿从旁协助,太史慈哪敢言战?太史慈虽然不满萧言“虽胜而退”军令,却也只能垂头丧气进军春谷县。

    面对太史慈质疑,萧言无须在意其心情,一口拒绝即可;但面对巢湖水军内部疑惑,萧言自然不能如此简单粗暴行事。萧言援引一句名言,解释自己战略意图:“兵法有言:‘求战者在于怯战,拒战者在于迎战’。”

    “求战者在于怯战,谓太史慈也。孙策步战胜于水战,其取芜湖之后,西丹阳郡再无河道之险。依托浙江、中江、冷水河三线进逼,孙策必可渐渐蚕食西丹阳郡,围堵太史慈于春谷县。届时,太史慈生死,全看巢湖心情。太史慈看衰未来,同时既不愿归降孙铂又不愿合兵巢湖,所以迫不及待想要破局。唯有求战,唯有破局,太史慈才能继续安稳矗立在西丹阳郡。”

    “拒战者在于迎战,谓我巢湖也。巢湖初建,未来光明,孙策晚伐巢湖一年,巢湖便能强盛一分。所以,巢湖当前关键所在,不是拼尽潜力,孤注一掷,而是护住基业,静等时机。今日迎战孙铂目的不在迎战,而是在于以战促和,拒战、不战,从而赢得巢湖成长时间。”

    “太史慈身处劣势,是欲孤注一掷;巢湖利在未来,所以采取收兵拒战。”

    虽有萧言详细解释,楚永、罗贲等部将却依旧懵懵懂懂,不知萧言为甚说巢湖未来一片光明。在他们看来,孙策陈兵芜湖,巢湖岂非危在旦夕?

    不过,一统巢湖,抄掠襄安、临湖两县,今日击溃黄盖,萧言渐渐在巢湖辅兵心里竖立起绝对威望。巢湖众兵将,虽然看不懂江淮局势,但是他们显然更愿意相信萧言判断:既然萧言说巢湖“拒战者在于迎战”,那就“拒战者在于迎战”呗!

    随后,萧言又使巢湖水军一分为二队。

    其中一队,为甲队,由九艘新式楼船、九艘旧式楼船、一百艘蒙冲、两百艘走舸、百数艘货船组成;另外一队,为乙队,囊括其余千数艘大小战船、游艇、货船、渔船、战利品等等。

    巢湖水军初至濡须河口,萧言便令乙队全部回返巢湖,立即解散所征渔民、保丁;甲队则留存濡须河口,联系春谷县太史慈,警戒非常。

    之所以急速解散巢湖水军,却是萧言心忧战争拖垮巢湖财政,引发内乱。巢湖流民所辖流民,总人数不过十余万人,萧言为逆战孙铂征调其中两万,等同抽去巢湖所有青壮,影响不可谓不大。千数艘战船壮观水军,巢湖根本无法长久维持——巢湖有船无兵。

    不过,太史慈显然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闻听巢湖水军一分为二,主力回返巢湖,太史慈急促遣来使者劝谏:“孙策虽止脚步,数万步骑却依旧盘踞芜湖,时刻有可能再攻巢湖。危急之时,巢湖岂可自损兵威,削减水军战船?”

    太史慈其军迁徙春谷,本就是有意借助巢湖水军兵威,遏制孙策侵袭。巢湖水军越强,孙策越顾忌,太史慈越安稳。相反,巢湖水军削弱一分,就是太史慈危险一分。太史慈能不急嘛?

    可惜,就萧言那种性格,他永远不会牺牲巢湖利益,平白无故为太史慈考虑。哪怕是他率军增援太史慈,逆击孙策于长江,也是萧言从巢湖根本利益出发,做出的决断。

    萧言断然驳回太史慈使者劝谏,说道:“先贤有曰‘人之所以畏惧鬼神,因鬼神不可见也;如鬼神可见,则人必然不畏不惧。’”

    “舟楫水战,绝漠铁骑,其于兵法之用,类似鬼神。绝漠铁骑,倘若知其所在,庸将亦可全歼之;唯因绝漠铁骑,左右奔赚寻常汉将难追其尾,扼其师,才能凸显霍去病、卫青骑将将才。江海飘渺,绝似绝漠;舟楫奇战,相像铁骑,唯有孙策不知我水军主力所在,才会因此畏惧巢湖,巢湖也可避强灭弱。倘若孙策知我战船聚集之处,或自芜湖发兵,奇袭春谷;或自历阳发兵,野战濡须河,那才是巢湖、丹阳末日。”

    萧言不讲利害,但言兵法,以此堵塞太史慈劝谏。

    因为李通亲身激励,萧言顿时将周瑜对曹旧日诋毁全都遗忘,再次全心全意百分之百投曹。坚定投曹之余,萧言又将李通当作榜样,暗自揣度:“李通上书请降曹,才为曹聘任。我若想赢得曹信赖,也必须如李通那般,尽快正式请降曹,受封汉庭官职。”

    如何上表请降曹呢?

    所谓正式请降,可不是随便遣派一名使宅偷偷摸摸,溜至许县,表达忠心便可。这样表达忠心,曹非但不信,更会不屑一顾。曹为甚聘任李通为振威中郎将?不是曹有意兼并李通兵马,而是曹通过聘任李通,向汝南郡诸县表示:汝南西界李通,倾慕汉室,为我曹所用。当地谁若顽固胆敢不降,我便可使李通征讨。

    也即是说,萧言若想归顺曹,必须正式打通一条要道,确保许县至巢湖能够正式交流。如此,曹才会对巢湖另眼青睐,象对待李通那般对待萧言。否然,即便萧言树旗,曹也必将视而不见。好似南阳郡人张羡,而后割据荆南,与刘表连年对攻,牵制刘表,使其不能与袁绍合兵。然则,张羡苦战刘表数年,曹却视而未见,直至曹将势力拓展至荆州时,这才长叹短吁,忆起张羡对攻刘表之功。

    是做张羡,还是做李通?答案不言而喻。

    那么,如何打通许县、巢湖要道呢?

    首先庐江郡、淮南郡两地,道路不通,萧言此时仅有五千辅兵,根本无法抗击袁术、刘勋。哪怕袁术再衰弱,也瘦死骆驼比马大,不是萧言能够一口吞下的。

    其次荆州、江南,一则刘表,二则孙铂皆是反曹势力,亦将截留曹使者。

    四面包夹中,如何破局,正式联系上曹呢?

    苦苦思索间,萧言灵机一动,想起广陵太守陈登:“陈登受曹密谋,藏身广陵。历史典册记载,明年曹剿杀吕布时,陈登所率兵马,可是冲在第一犀比曹还先抵达下邳。若是联盟陈登,因此觐见曹,岂不大善?尤其,陈登也是一位强人,比太史慈还厉害,若能联盟陈登,三面包夹孙铂岂不是自保良部”

    于是,萧言立时吩咐属从搜集广陵太守陈登消息,探索联盟广陵郡之谋,有没有成功希望。

    前面说过,建安二年九月,淮河之北有曹蕲阳之战,长江之南有孙策芜湖之战,两大战役不约而同吸引无数军阀目光。

    若说曹蕲阳之战,关系天下局势,使袁术丧气,使吕布惊惧,使袁绍忌讳;则孙策芜湖之战,关系江淮局势,使刘勋心惊,使华歆侧目,使黄祖诧异,使袁术皱眉,使陈登惊奇,使孙策咬牙,使太史慈乐怀。

    孙策四万步骑西进,侵取芜湖,太史慈不战而赚可谓再现孙策战无不胜兵威。然则,江淮诸军阀,却全部忽视孙策完美取得战略性胜利的事实,反而将目光投向黄盖萧言长江水战。

    在众军阀眼里,黄盖六百艘战船、五千战兵,战船、战兵数量不如荆州,甚至连豫章一郡都比不过,但是所有军阀都晓得,黄盖水军实力其实并不孱弱。藏在豫章郡的刘繇旧部,就是被孙策千数战船击败,不得不远逃豫章。凭心自问,不说孙策后方四万步骑策应,单是黄盖五千人别部,刘勋、华歆、黄祖自认都得花费一番心力,才能击退黄盖,甚至不敢妄言击溃。

    偏偏就是这一支被众军阀认为,战力相当不俗的水军,却被萧言所率巢湖水军,一日聚棘六百艘战船,无一逃脱。

    闻听芜湖长江水战军讯,众军阀第一个反应是,不信,不可置信。自古兵战,易击退,难击溃;易击溃,难全蓟巢湖水军又非江淮强军,凭什么一战聚歼黄盖六百艘战船。

    但是,此后各类详细战报传来,却由不得众军阀不信,巢湖水军竟然当真一战聚歼黄盖六百艘战船。甚至,巢湖水军聚歼黄盖六百战船的战斗,仅仅只用两个时辰。两个时辰,而不是两天两夜,如此战斗只能用摧枯拉朽来形容。

    巢湖何时练就一支这般强军?

    由此一战,江淮众军阀不约而同记住巢湖,记住巢湖水军,记住萧言。不论萧言聚歼黄盖,是不是侥幸,单凭芜湖水战,他们便当足够重视巢湖水军,记在心里。

    如欲登高位,必然先践踏他人尸骨。

    萧言踩着黄盖,踩着孙铂瞬间成为江淮一股耀眼新势力,远胜昔日郑宝十倍。

    众军阀之中,又属地临巢湖的庐江太守刘勋,最为惊惧。得知萧言无视孙策四万步骑,一日全歼黄盖六百艘战船,刘勋不禁有些头脑发晕,良久才长喘几口气,喃喃自言自语:“何家老妪,生此狂儿!何家老妪,生此狂儿!”

    感慨一番,刘勋又忍不住后怕:“若不是听信刘子扬,揭过襄安、临湖之怨,前时贸然征讨巢湖,怕是酿就错事,招惹萧逆来害舒县。”

    在刘勋看来,萧言单独击溃黄盖,虽然着实厉害,却也非天下无敌。刘勋自忖,黄盖六百艘战船来攻庐江,他虽然不能说一定击溃黄盖,但是击败黄盖却是很容易。但是倘若黄盖背后,还有孙策四万步骑,刘勋心中就顿时没底,不敢言必胜。

    简而言之,刘勋之所以恐惧巢湖,不是萧言击溃黄盖,而是萧言无视孙策四万步骑,击溃黄盖。两者结果虽然一样,但是性质却是截然不同。

    想到这里,刘勋心底忽然心生退意:“舒县临近巢湖,而萧逆人狂、兵强,恐将害我庐江。与其胆颤心惊,防备,不若将郡太守府远迁皖县。”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