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代汉

第055 前路何方(下) 文 / 傅戍己

    第055前路何方(下)

    靠天靠地,终究不如靠自己。

    萧言摇,散去满腔失望,转而用心思考未来。

    首先,庐江县尉值得努力争取么?

    扭转他人偏见,需要一定时间,而萧言如今最缺时间。与即将衰败的袁术一样,刘勋败亡,也只在未来两三年内。在刘晔拒绝提供援助情况下,萧言如若继续争取县尉,最少也须花费半年乃至一年时间经营;等彻底掌权县尉,又需半年乃至一年——待那时,孙策已经率军攻来!萧言不觉得,区区一县县兵,能有与孙策相抗的资本。

    当然,若是争取远在淮河南岸的蓼{liao}县、阳泉县、安风县等三县县尉,亦是未尝不可。三县临近淮河,待曹南征之际,萧言随时可以拨乱反正,当一名光荣带路党,引领曹杀入淮南。

    不过,这般思路却亦有风险。三县之北,眺望淮河,即是豫州汝南郡汝阴县,汝阴可是袁术、袁绍本家,袁氏宗族所在。汝阴周围诸县,包括蓼县、阳泉县、安风县,袁氏一门,势力极大,真可谓亲朋乡党满地赚门生故吏多如狗。萧言若欲悖逆人心,提前做带路党,能不能凑齐人手还是一回事;若待袁氏人心沮丧时,再去做带路党,却又不能赢取王师看重。

    左思右想,萧言觉得,失去瞬间就任庐江县尉机遇之后,庐江县尉,已成鸡垃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其次,庐江郡值得留么?

    萧言追随刘晔前来庐江,本就是贪图县尉之利,若是县尉不可得,何必留下?等未来庐江事变,被孙策东吴大军,当狗撵吗?

    再次,合肥县值得去么?

    萧言还嫌被刘晔坑一次不够,再傻儿吧唧跳第二次吗?刘晔既然不在庐江郡县尉一事上用心,萧言敢指望他在合肥县游徼一事用心?

    萧言已经不敢再信任刘晔。

    庐江郡不值得留,合肥县不值得去,哪里才是合适归宿?

    萧言苦思冥想不得,遂升起念头:“与其闭门造车,不如四处走走。淮南即将大乱,难道就没有我能干涉之事?”

    “嗯,合肥县游徼。既然有合肥县游徼官印在身,我索性先去合肥县转一圈。若是事不可为,再绕道回成德县不迟。”

    一念至此,萧言遂聚集七十一名游侠,向众人宣布县尉梦灭,即将启程离开舒县,就任合肥县游徼。

    与萧言相反,七十一名游侠对此事感触较小,甚至不能理解县尉、游徼之间差异,究竟有多大。

    无论成德游侠,还是淮北游侠,他们皆是庶民出身,不知官场事。就好比后世平民酒桌议论,某某是副处,某某是正处,感觉只差一级,区别能有多大?肯定不如自家孩子在学校成绩,年级第一名和年级第一百名之间差距大!

    却是,不在体制内,不能切身关乎自己利益,就不明白其中差距,究竟有多大。

    尤其,县尉是掌兵之职,专办大案,较少参与百姓日常事务,而游徼则是衙役之职,主责在于惩戒奸盗,维稳地方,事事关乎百姓日常生活。

    因此,在许多汉世平民百姓眼里,游徼的官儿,可比县尉吃香!

    七十余名游侠,便是如此想法:做县尉,与贼兵冒死打仗,哪有做游徼,在地方逍遥自在好?

    萧言不做县尉做游徼,对众游侠来说,是喜事呢!

    就这般,萧言率领七十一名心思各异的游侠,辞别刘晔。

    ======

    遮天蔽日的蝗虫群,飞越淮河,已经扑向淮南郡。

    寿春县、西曲阳、成德县,被漫山遍野的蝗虫次第攻陷。刚费尽千辛万苦种下的禾苗,几乎瞬间被蝗虫吞噬。

    《后汉书》载:建安二年五月,蝗。

    今年,淮北、淮南节气反常,久旱无雨。尤其,三月份以来,老天仅仅在谷雨节气那天,吝啬飘落数滴雨水,淋湿地面。此后,直至夏收,淮南再无一丁点雨水。

    夏收之后有夏种。可惜,苍天依旧不开眼,整个夏种期间,又是不曾滴一次雨,逼得淮南农民不得不肩挑河水,挖掘沟渠,灌溉干裂的土地,勉强插秧种稻。

    不比于华北地区、中原地区,干旱其实对淮南郡夏种影响,相对较小些。汉世淮南郡,水网密布,人口相对稀少,只要河水不干,就不用过于忧心缺水问题。

    干旱影响小,蝗灾影响大。干旱最多粮食减产,蝗灾却能吃尽禾苗,令农民颗粒无收。

    旱极而有蝗,有蝗则生灾。

    今年蝗灾,爆发于豫州黄河南岸,然后一直快速向南扩展,短短一月之内,席卷淮北,蔓延至淮南,肆意践踏大半。

    汉世科技条件,对蝗灾尤其是大范围的蝗灾,几乎素手无铂只能静等蝗虫将庄稼破坏完毕。

    此次蝗灾,黄淮地区最惨。黄淮地区正值冬小麦麦收,孰料蝗灾猝然爆发,令农民夏收不及。得益于距离,得益于气温带,淮南地区虽然躲过夏收,却没有躲过夏种。

    也即是说,本来就缺粮严重的黄淮地区,今年夏收的粮食,又被蝗虫破坏一半;而相对比较富裕的淮南地区,却是别想再指望秋收。

    另外,根据先人遗传下经验,蝗灾很少孤年发生,今年有大蝗灾,明年肯定有一场小蝗灾。为提前躲避粮荒,无数欠缺粮食之家,纷纷改迁他郡,寻找新的落足处。

    萧言遇见这群流民,就是准备前往庐江避难,投靠远方亲戚。

    “蝗灾!”

    “袁术兵败下邳!”

    “今日终于明白,为甚一次远征徐州失败,袁术便陡然走向衰弱!与其说曹、吕布相继剿杀袁术,却不如是说蝗灾吞噬袁术家的基业。”

    “时也,命也!”

    想通袁术衰败之由,萧言一阵感慨:“历史所谓天命,眼前此景,就是天命啊!”

    “天要你亡,不得不亡。地震天灾,由不得你不亡!”

    “后世大明王朝,何尝不是遭遇长达数十年灾祸,才引诱出各种尖锐矛盾,从而走向衰亡?”

    于是,萧言更坚定月初抉择:“今日之势,天命在曹。若想一生无忧,还应追随曹!”

    =======

    PS:

    周末值班,麻烦多多,传晚了。

    抱歉。您看完了,作者还有话要说哦!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巨寇》睡秋:野鹤的书恶搞中颇有内涵,可以品味一番。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