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大漢嫣華

正文 二七七︰退進 文 / 柳寄江

    《處女吟》曲調幽微,琴聲叮咚,呂茹一身嫩黃綢衣長信殿中琴台之上,素手撥弄瑤琴,琴聲曲調幽幽,婉轉而緩慢,靡麗輕軟。

    “臣參見太後,太後娘娘長樂未央。”殿前,呂祿夫婦展袖伏跪,參拜道。

    “起來吧。”

    見著呂氏家人,呂太後今天的心情很好,連眼角的皺紋也微微展開了些,“怎麼今天忽然想起來進宮見我這個老婆子?”

    “瞧太後說的,”呂祿朗聲笑道,“好像佷兒們平素對你多麼不孝順似的——”聲笑極為親昵。

    一旁,呂茹也推開琴,從上面走下來,拜道,“阿茹見過兄嫂。”

    “阿茹請起。”

    呂祿嘴角含笑,瞧著面前的庶妹,道,“不過幾日不見,阿茹便看起來更漂亮了。”

    “六兄取笑阿茹,”呂茹愛嬌道,明媚的面上,泛起一道紅暈。

    不過是待在長樂宮七八日,呂茹似乎就同從前在侯府變了一個模樣︰倭墮髻堆在右腦,烏鴉鴉的純稚可人,蜜合蜀錦繡菊花上襦挽腰肢,蔥黃六幅長裙逶逶迤迤脫下來,在兩側打了細細的褶子,整個人看起來氣質嬌柔,精神煥發。

    ……

    “六嫂子,宮中閑來無事,不如去我現在住的集翔殿坐坐?”

    周夫人笑道,“也好。”

    長信殿酒宴過後,呂太後便留下了呂祿。周夫人閑來無事,呂茹便順勢邀請她往自己如今在宮中的住處坐坐。

    “……從前住在家中,還不覺得,如今不過離了家數日,長樂宮中一切都好,太後也命專門的宮人伺候我。只是閑來的時候,十分想家里。”

    長樂宮中宮殿綿延,隨著龍首山勢起伏,築起了數座高台。為了表示對呂太後的尊敬,周氏和呂茹二人都沒有用步輦,從長長的宮階走下去。時不時可見一隊披甲執戟的長樂宮守衛從遠方巡過。周氏便瞧著身旁的呂茹,微含深意的笑起來,“十二娘倒是戀舊。”

    “正是。”

    呂茹笑的極為甜美,仿佛毫無心機的樣子,“這些日子,檀兒可好?”

    周夫人的眸色淡了淡,輕輕答道,“還不錯,這個年紀的男孩子,是最皮不過的。”

    “那倒是。”呂茹失笑,“不過男孩子皮一些也好,以後才有大出息。想來六哥小時候也很皮的。不知……我姨娘可好?”

    周夫人越發不悅。呂茹先前不過是小小庶女,生母朱姬雖曾經有寵,但先侯去世之後,便失了靠山,默默無聞。呂茹在家的時候,亦慣來謹小慎微,從來只呼自己嫡子呂檀一聲小郎,不敢直喚姓名。如今不過住進長樂宮數日,還沒有真正封位,便已經矜持起來。真當她這個武信侯夫人是泥捏的?不免停下腳步,望著呂茹,似笑非笑道,

    “十

    二娘離家不過小半月,今**六兄和我進宮,你不問嫡母安好,竟先問朱姬,莫非是覺得,朱姬在侯府中受了委屈了?”

    呂茹怔了怔,頓時面紅耳赤,急急道,“阿茹沒有這個意思。”心中生起一種悔怕來。

    她本是以為自己得了呂太後看重,對日後富貴前程有了三分預見,不免有些輕狂起來。如今被周氏一敲打,方才記起,自己不過是呂家一個小小庶女,無論如何,都是要看這位嫡兄和嫡嫂面色度日的。

    ……

    集翔殿的佔地雖不算大,但帳幔柔軟精致,屏風坐榻上亦鋪設著上好的綈墊。周夫人展袖坐在錦榻之上,身姿挺拔,便顯出一種大家貴女的氣質來。

    大漢開國二十余年,功臣雖然驟然富貴封侯封爵,卻還是脫不去從草莽里帶出來的泥土氣息,子女之中粗鄙的也大有人在,呂茹雖身在太後母家,卻是庶出,姿容雖不錯,衣裳首飾也是應有盡有,在行止上卻沒有受到什麼教導,此時見了周氏的氣度,面上怔怔的,心中泛起一種掩不去的欣羨和無力之感。

    便算她再學個三五年,只怕也沒有這樣的風姿吧。

    “紅英,綠翠”她吩咐殿中兩個專門服侍她的宮人,“去給武信侯夫人沏茶。”

    青衣宮人乖巧的應了,轉身而去,不一會兒,便捧了茶上來,為周夫人和呂茹斟了。又奉上鹽菽,柑橘。

    呂茹重又振作起精神來,笑著指著面前茶盞道,“這是太後娘娘特意賜下來的武陽茶,六嫂嘗嘗,和家中的比起來如何?”

    周夫人就在心中嘆了口氣。

    呂茹驟得太後寵幸,心中自得,她畢竟和自己的夫君不同母,從前並不算十分親近,如今得意了,想要在兄嫂面前炫耀,也就罷了。畢竟,若他日她真的得勢了,總需要與人在內外互為依靠,而她能夠依靠的,也只有身後的呂氏。

    關鍵是,她沒有足夠的氣度︰

    還沒有封上一個名號,就急不可耐與自己一較長短,已經極不穩妥,在路上已經被自己敲打過一次,不過片刻,又故態萌發——這樣的淺薄性子,如何能夠邀的皇帝寵幸,與張皇後相爭,在未央宮中分得一席之地?

    思及此,夫君的決定,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也不是沒有因果的了。

    她便捧起手邊玄漆耳杯,微微搖了搖,在唇邊飲了一口,笑道,“太後宮中的茶,都是陛下揀了上品孝敬到長樂宮的,自然出色。只是我素來嫌武陽茶味輕浮,倒是蜀地蒙頂更得我愛些。”見呂茹面上羞惱,一雙眼楮瞪的大大的,又悠悠的又飲了一口,冷笑道,“你若便這個城府,便趁早回家吧?什麼還沒到手就如此輕浮,若他日遇了真正的富貴人家,稍加責難,難道你還能像對

    我一樣惱恨形于色麼?”

    呂茹怔了怔,她到底不是全然的蠢,了悟了周氏的意思,吩咐道,“紅英,趕快重新換了太後給的蒙頂茶,給侯夫人沏一壺來。”親自起身,捧起青陶雙耳壺,為周夫人沏在面前耳杯中。蒙頂碧綠的湯水在玄色耳杯杯沿濺了一點起來,茶香襲人,奉到周氏面前,垂首道,“阿茹愚昧,還請嫂嫂教我。”

    總算還有一點悟性。周氏心中暗嘆,

    只可惜,呂祿已經是決定放棄她了。

    她這麼想著,對這個庶妹倒也生出一分憐惜來,接過呂茹手中的茶盞,略抿了一口,重新放在玄漆案上,

    “旁的我也不多說了。你日後無論如何際遇,首先要記得的,便是守定本心。只有最淺薄的人才會因偶爾興亡而喜怒作色,得了榮華淡然不喜,偶爾遭了厄運,也不縈于心,才能多得人看重一些……”

    ……

    夜中,春英伺候了呂茹安寢,自己與綠翠回耳房睡下,集翔殿一片靜謐,夢的過兩三巡,忽隱約听得中殿呂娘子呻吟,驚了一身冷汗,忙披了中衣進殿,“呂娘子,你怎麼了?”

    呂茹從榻上探出頭來,烏黑是青絲在臉頰旁垂下,映襯的一張臉臉色愈發雪白,額上冷汗涔涔而下。

    集翔殿中忙了一夜,連甦摩都驚動了,換了衣裳趕過來,皺眉問道,“呂娘子如何?”

    “看起來很險的樣子,”杜尚答道,又遲疑問道,“要不要稟告太後?”

    甦摩猶豫了一會兒,“太後最近幾日睡的都不好,如今好容易安生了,還是明早再說吧。”

    呂太後直到第二天晨起,才知曉呂茹的病況,愕然道,“究竟如何?”

    “太醫也診不出病狀。”甦摩輕輕嘆道,面上浮出微微憐惜“只說十二娘子是經了邪風。”

    呂後握著梳篦的手便漸漸握緊,忽的冷笑道,“真是好的很啊”

    ……

    唐太醫在集翔殿中為呂茹診脈,嘆了一聲,收回手,捻了捻長長的胡須,忽听得殿外黃門尖細的叫聲,“太後駕到。”連忙起身迎駕。

    呂後著一身紫色繡鳳紋通袍進了殿,問道,“阿茹如今如何了?”

    “微臣無能,”唐太醫顫顫巍巍的伏跪在地,“無法醫治好呂娘子的病癥,這風邪入體需靜養,好好養個一年半載,也許就好了。”

    呂後沉默了一會兒,走到呂茹病榻之前。

    縱然見過無數狂風駭浪,如今見了躺在榻上的少女,也不禁嚇了一跳。

    不過經了大半夜時間,床榻上的少女,已經從前些日子的鮮妍美麗的少女,變的病弱難言,面色蠟黃,嘴唇干裂,眼窩也深深凹陷下去,不成模樣。

    “太後娘娘……,”呂茹支撐著想要爬起來,卻連這點力氣也沒有

    了,兩行眼淚奪眶而出,沿著兩頰緩緩滑落

    呂後嘆了口氣,安慰她道,“好好養病吧。”

    “太後姑母,”呂茹急著想說什麼,卻什麼也說不出來,出口的聲音小如蚊蚋。

    “太後娘娘”大謁者張澤上前問道,“呂娘子身染重癥,是否讓武信侯府將她接回去?”

    為了保證宮中主子的安全,生重病的人是不能留在宮中的,縱然這個人是皇太後的娘家佷女,也不能例外。

    呂後應了,“就這樣辦吧。”目色隨即變的凜然,“命長樂詹事查呂娘子這些日子來的行蹤飲食。”

    “——本宮都要看看,究竟是什麼人有這樣的膽子,在本宮的長樂宮,動本宮的人。”

    ……

    接到宮中傳來的消息,武信侯呂祿嘆氣了半響,便決定親自入長樂宮接回庶妹。行到永壽殿前,忽听得一位小黃門從岔路迎上來,笑容可掬的道,“武信侯留步,太後娘娘請武信侯走一趟椒房殿。”

    呂祿怔了怔,隨即回過神來,取了一串錢,賞給黃門,笑道,“我知道了,這便隨阿監去見太後。”

    椒房殿依舊富貴綺麗,坐落在長樂宮深處。自先帝去世,新帝登基之後,呂太後便搬到了長信殿。後來,劉盈亦搬到未央宮,新的皇後,自然也就住進了未央宮的椒房殿。長樂椒房雖與後殿同名,卻已經是十來年沒有人居住了。

    呂祿進了殿,對著上首坐著的呂後伏拜道,“佷臣參見太後。”

    呂後飲了一口蘭生酒,鳳眸閃過這座昔日故居,閃過感傷神色,“從漢七年長樂宮成,到陛下繼位。我在這座椒房殿一共住了五年時間,當時朝中十分風險,如今想來,尚驚心動目。”

    “太後娘娘說的是,”呂祿笑道,“只是如今太後苦盡甘來,得享富貴,這往日的不豫,便都過去了。”

    呂後聞言輕輕哼了一聲,轉過頭來,盯著呂祿的面,目光十分細究,帶了一點點的探究,過了一會兒,才收回來,忽的道,“我看十二娘鐘毓秀美,我很喜歡,想將他賜到陛下身邊,做個美人,你看怎麼樣?”

    呂祿深吸一口氣,拱手笑道,“臣等多謝太後厚愛,只是十二妹沒有這個福分,如今突發疾病,看起來竟是短時期好不了的模樣,竟是受不起太後的恩典了”

    “沒福分?”呂後揚聲冷笑,“是啊,她的確少了點福氣。”厲聲道,

    “別以為你們夫妻在長樂宮做了什麼,我會不知道。我竟不知道,你竟行事如此手段,連自家人也會算計,簡直枉為呂氏子孫。”

    身為大漢太後,有著傳奇的一生,呂後的怒火如雷霆雨露,呂祿卻在怒火中抬起頭來,目光灼灼,猶如星火,

    “姑母,”他的聲音奇跡般的帶了

    點幽微。

    “你還記得當年先帝意圖改立趙隱王為皇太子,卻最後不能成。他是如何說的?”

    “先帝高唱《鴻鵲》曲,言太子羽翼已成,他已經是無可奈何。”

    他從榻上起身,步到殿前,展開雙袖,深深拜了下去,抬起頭來,目光藏著些無奈︰“如今,張皇後羽翼亦成,我呂氏又何必捋其鋒芒?”

    呂後猛的將手上的耳杯狠狠的砸過去,“砰”的一聲,砸在呂祿凜然不避的額角上。

    “沒出息的東西,”呂後暴怒道,

    “呂家從來沒有不戰而退的窩囊廢。還有本宮在後頭給你們撐著,你竟連一決的勇氣都沒有,實在是枉為呂家子孫。”

    呂祿的額角,便慢慢泛上一片紅腫,他依然不避,抬頭道,

    “姑母說的都是對的,若是當年姑母願為陛下迎進呂家女,呂家又不是傻子,豈會拒絕天大的榮華富貴?但如今未央宮局勢已成,送一個呂家女進去,能砸起什麼水花?姑母或許會看在呂姓的份上護著一些,但張皇後也是姑母的外孫女,若真的出了事情,姑母難道會為了個佷女處置自的外孫不成?縱然姑母衷心護了,又能護得了幾年?”

    他揚起頭,擲地有聲,“姑母,我呂家亦有驕傲,呂家女若進後宮,只能為皇後。若不可得,我呂家寧願退出。”

    “姑母,”听得呂祿的聲音漸漸低下來,“姑母,”

    “有了呂氏女在後宮,他日,說不定會重演陛下與趙隱王舊事。從前,我們站在陛下這邊,終究得封尊位,如今,竟是要我們去幫戚夫人麼?戚夫人下場如是,她本罪有應得,但呂氏已經習慣了昂著頭,不可能再去低頭了。”

    呂後身子微微震動,復雜的望著這個佷子。

    他今年才三十二歲,正是最年富力強的時候,雙眉如星,身強力壯,是呂家這一代最有才的人。但縱然是這樣的呂祿,依舊害怕張嫣的威勢,竟連交戰的勇氣都沒有,枉自避了開來。

    不知不覺間,張嫣在大漢的勢力,竟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連她的娘家呂氏都顧忌不已。如今她還在世,便已經如此。若他年自己故去,呂氏一族將會沒落到如何樣子?

    ……

    “呂十二娘病了?”未央宮中,張嫣驚呼,神色十分訝異。

    “是呀,”荼蘼神采奕奕的答道,笑的十分開心,“娘娘一直為這件事情擔心。如今,老天都幫著娘娘,讓這位呂娘子病了。可見得娘娘實在福氣好。”

    張嫣怔怔出神,右手摩挲著手中書頁,過了許久,忽的道,“荼蘼,讓人留意這位呂十二娘,他日若她兄嫂將她嫁出去,記得提醒我,到時候給她添妝。”

    ……

    周夫人為呂祿包扎傷口,輕輕抱怨道,“那麼大一

    個杯子,你便不會躲開麼?枉自你還是個當過將軍的人呢,便是太後姑母,真見你砸了,也舍不得的。”

    呂祿沉默了一會兒,方笑道,“姑母心里惱,我們辜負了她的好意,讓她出點氣,也是應該的。”

    周夫人便不說話了。過了一會兒,想起呂茹剛剛被送回府,慘淡模樣,不免心中生出一點憐惜,“若太後已經改主意了,過個十天半個月,十二妹便好起了吧。畢竟——她也是呂家的娘子,總不能一直都這麼病著。”

    許久,她听不到答話,便抬頭去看呂祿的神情,見呂祿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開口道,,“急什麼呢?”

    “邪風如體,可是要將養一年半載的。雖然是個姬妾生的,到底是親妹妹,咱們家又不是養不起,慢慢養著,總能好的。到時候,也許會有新際遇,也是說不定的事情。”

    中元五年末,當初避孕藥一事過去了三個月之後,皇帝在長樂宮章台擺酒,意圖讓呂太後和皇後和解。

    “……前些日子的事情,是阿嫣莽撞了。”

    他笑道,親自斟了一杯酒,示意妻子,“……她定不會再犯,母後便看著點朕的面子,饒過她這一次吧。”

    朱門朱柱,穹頂高聳,章台閣朱紅相髹。張嫣接過丈夫手中的酒卮起身,抬起頭來,忽覺呂後眸中閃過凜冽寒光,微微一驚,再凝神去看,卻沒有了。便不免疑心自己看錯,上前一步,在呂後面前跪下,溫聲道,“母後,阿嫣對母後歷來敬愛,之前的事情,阿嫣知錯了,今次里向母後賠罪,母後若是恕了阿嫣,便滿飲此杯吧。”

    呂唇角勾了一勾,伸手取過張嫣手上捧的酒卮,“若是我不飲的話,陛下夫婦是否會覺得我不識趣呢?”仰首飲了卮酒。

    退進,是以退為進的意思……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