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大漢嫣華

正文 第二卷︰山有木兮木有枝 一一七︰椒房 文 / 柳寄江

    回門禮成,這場帝後大婚便告一段落。///com///只等三月後,新婦入高廟告見劉氏宗祖,她便真正成為皇室的女媳。

    以椒泥涂牆以取暖避惡氣,溫暖芬芳而寓意多子,這便是西漢後殿椒房名的由來。

    年少時,張嫣曾在長樂宮中外祖母的椒房殿度過了很長一段光陰,但其實對張嫣而言,再受呂後之寵,對于長樂椒房,她也只是一個客人。時光如水,世事變遷,多年之後,在離長樂咫尺之隔的未央宮中,樹立起另一座同名的宮殿,不同的是,這一回,她卻是這座宮殿的第一任主人。

    桐木圓柱散發的新漆味道,椒泥芬芳而熱辣的氣息微微撲面,有一種干爽的味道。椒房殿佔地寬廣而莊嚴厚重,器設優美,張嫣穿行于其中,打量著這座自己將要在其中生活很長一段光陰的宮殿,莊重古樸的椒房殿,與長樂宮中格局類似,不知是因了心理作用,還是新宮殿出檐高挑些,老椒房在記憶中蒙上一層淡淡的灰色,未央宮年輕的椒房殿卻更顯得明亮,清新。

    “太後疼惜皇後娘娘,”老宮人在一旁低低道著,“在娘娘進宮之前,特意囑咐匠人將椒房殿重新整理了一遍。”

    “嗯,改日我當當面謝過太後恩典。”張嫣笑道。

    “娘子,”荼蘼攏袖上前,拜道,“詹事張滿大人與將行顏青在殿外求見。”

    她停下腳步道,“請他們進來。”

    皇後張氏年幼,無論是太後呂雉,還是惠帝劉盈,甚至是長公主乃至宣平侯,都竭盡心力想要扶助她在未央宮中做的穩妥一些。配給中宮的屬官,選的都是老成持重忠心。並在宮中經驗深厚之人。

    其中奉宣中命、關通內外。輔助皇後辦理後宮事務的將行擇為兩宮老成宦者顏青,而負責皇後供養,主中宮事物以及皇後日常生活的詹事,更是選了宣平侯族中老人張滿出任,論起來,這位張詹事,還是張嫣的叔爺輩。

    “老臣拜見皇後娘娘。”須發皆白地張滿慢悠悠地行禮道。

    “不敢當。”張嫣連忙虛扶,有禮道。“張大人可以說是看著本宮長大,今後的日子,還請您多多提點。”

    “多謝娘娘。::Junzitang.com首-發君*子*堂::”張滿笑道,“皇後新婚滿三日,搬回椒房殿。從此後,便當執掌起未央宮宮中庶務,為陛下分憂。太後與陛下體恤皇後年幼,命臣盡心輔佐娘娘。以致不必偏差。太後更送了兩位熟知宮中事的老宮人,來幫襯娘娘。”

    “哦?”張嫣挑了挑眉。

    “這位是匡師大人,匡師曾協助孫奉常制漢宗廟儀法,對祭祀禮法嫻熟于胸。命為中宮祭祀令。”

    “這位是聞女官,單名瑟。雅擅詩書,條理明晰。命為中宮尚書,掌中宮文書事。”

    張嫣一笑揖道,“太後為長輩,關懷本宮固不敢辭,有勞兩位大人。”又命道,“請張詹事安排匡大人與聞女官起居,著意供奉事。”

    匡師肅容拜道,“臣定當竭力以輔皇後娘娘。”聞瑟亦低頭謙遜道。“不敢。”

    待二人退開去。張嫣又道,“本宮即為中宮之主。命木樨為中宮署,秩六百石,主中宮請署天子之事。”

    木樨步出,跪拜道,“諾。”

    “菡萏為永巷令,秩六百石,掌官牌侍使。”

    “敬諾。”

    “解憂為私府令,主中宮藏幣帛諸物。秩一千石。”

    “諾。”

    “荼蘼,”

    “在。”荼蘼微訝應道。

    張嫣微微側首,看著站在自己身邊的大侍女,荼蘼雖無敏慧卻一心忠直,從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便是她一直陪伴著自己走來,親近依賴,不可言說。

    “你做我的貼身女官好不好?”

    荼蘼微微一愣,眼眶微微發紅,鄭重拜道,“敬諾。”

    張嫣命取來皇後綬璽,木漆璽盒之中印璽尺余長方,通體白玉所雕,其上有螭龍鈕,方寸之地栩栩如生。入手頗沉,用璽一面用篆文雕著四個字︰皇後信璽。筆畫幽微古遠,尚帶著些微紫泥,因經年不用,早已干涸。

    張嫣忽的感嘆,擁有這塊皇後信璽的人,便是這座漢宮的女主人,起落之間,決定著未央宮中太多人地生殺予奪。x君x子x堂x首x發x小的時候,她曾經在呂後那里見到過幾次,曾想要好奇窺視,但以呂後對她所寵之盛,亦不敢予她多視。

    那個時候,可曾料到,終有一日,自己也將成為它的主人?

    微微一笑,在四人的任命文書上,蓋上了屬于大漢皇後的璽印。

    又命岑娘為中宮食官令,白氏玉京為謁者令,並有中宮倉令,藥長之卿官,並屬官長御,謁者無數。任命女史的時候,她瞧著步出的白衣女官,微怔,“我見過你,當日在冊後典上最後為我系皇後綬璽的便是你。”

    女史官嫣然拜下去,“是地,女史掌彤管,記書功過,拜後亦為職責。”

    “呃。”張嫣忽然想起女史應記載的尚包括嬪妃進御之序,忍了又忍,終于忍不住問道,“大婚這三天,你也在宣室殿麼?”

    “是的。”

    那不是自己的一切隱私都被人看光了,還要青竹黑字地記載下來,張嫣刷的一下臉紅了,雖然,雖然這三天來她和劉盈的關系實在是純潔地連白雪都沒他們純潔。但是,她實在不習慣自己與劉盈相處的時候室中還是有人呀。

    如果,如果日後自己與舅舅……之時,若是邊上還杵著一個女人。

    嗚,她臉爆紅,連忙對自己道,打住,打住。瞧目前自己與劉盈的僵持狀況。那樣的日子似乎還遠的很。來日憂來來日煩,還是先想想怎樣把自家夫君拐到手是正經。

    追愛道途迢迢,阿嫣仍需努力

    殿下女史官見小皇後面上神色精彩紛呈,最後一抹姻色直透到脖頸之間,美艷無雙。不由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勸道,“天家無私事。娘娘不必多為此懸心。再說了,若是連皇後娘娘都如此。那未央宮中其他妃嬪的日子還要不要過了?”

    “哦?”張嫣心中咯 一下,抬頭問道,“此話怎講?”

    “宮中彤史,只有陛下和皇後娘娘能夠調閱。”

    換而言之,記載別的宮人進御地彤史,身為皇後地張嫣可以調閱。但皇後與皇帝相處地細節,除了他們本人,便只有面前的這位女史記錄並知曉。

    她不由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女史官揖拜答道,“臣沈氏冬壽。”“那麼,”張嫣尷尬道,“你把記載大婚地彤史調給我看看。”

    “這——”沈冬壽不料皇後如此。面上竟出現些微猶豫。

    “怎麼?”張嫣板了臉,淡淡道,“沈女史剛才不是說。本宮身為皇後有權調閱彤史的麼?”

    沈冬壽無奈,拜道,“諾。”從袖中取出一卷竹書,交付給張嫣。注視著少女皇後翻閱竹書的神情,微微擔憂。

    張嫣微微愣了。

    “怎麼?”沈冬壽跪地,緊張問道,“娘娘,可是微臣的記載有不實之處?”

    張嫣抬頭看了眼女史官。她大約二十歲年紀。漢代官衣色彩隨季節變換,冬尚白。一身嚴謹的白色女官深服並無柔媚之處,頭上梳著干練死板地圓髻,面上未涂脂粉。

    在她的潛意識里,一直認為,所謂彤史,便是干巴巴的記載,某年某月某日,帝幸某某嬪妃。

    但是這位名叫沈冬壽的女史官,卻將本應枯燥的彤史寫成了後世的明清散文。宮廷之中有進御之事,縱然是皇帝娶新後,用字也不過半卷竹書。但寥寥數行之中,摹人狀物生動活潑,語氣神態如在眼前歷歷可見。

    如果,如果不是明知道自己當日的經歷狀況,她明明從這字里行間看到的不是一對地位尊崇但新婚尷尬地夫婦,而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和處處遷就她的情郎。

    原來,只要三天,就可以窺破自己的一片心麼。

    “沒什麼不對。”她合起竹卷,面上神色復雜,“也寫地很好,但是,我不愛看。”

    冬壽怔了一怔,連忙跪下道,“娘娘恕罪。臣日後定當改過。”

    擇後宮女奴曉書者,為女史。她承前代女史教習多年,自然會書寫正統的彤史,只是新帝繼位四年來未央宮一直沒有女主人,而作為偌大一個大漢國的主人,年輕地皇帝根本不會有閑情調閱她所書寫的彤史,而皇帝帷幄之事私密,亦無他人敢得窺,于是她頭上便沒人管束,深宮寂寞,慢慢自得自樂將這種緋色的工作當成了一種樂趣,按照自己的喜好書寫不會有人觀看的史書。

    “你是說,”張嫣猶豫問道,“這彤史平日里真的沒有旁人可以調閱?”

    “是。”冬壽頷首道,“或有宮人懷孕,由女史查閱受孕日期。除此之外,並無旁人可調閱。”

    “那,”張嫣遲疑半響,終道,“我只是自己不看而已。你愛怎麼寫,是你的事情。”

    詹事張滿退出椒房殿,緩緩走出南司馬門。回到家中,換了燕服,長長嘆道,“也許這位大娘子真能如當年相士所言,耀我張氏家族。”

    “瞧老爺說的,”他地夫人接過他地官服,為他掛在衣架之上,絮絮道,“張大娘子進為皇後,不是已經大大的光耀了張家了麼?”

    張達微微一笑,唇角不屑勾起,“皇後雖貴,卻不一定長久。當年高祖尚在之時,太後與他是結發夫妻,患難與共,又精明能干,尚朝不保夕,俱一朝名位翻覆。直到今上即位,才是真正地母儀天下。我觀如今皇後行事,禮儀端莊,處事周到,又能任人為明,親疏有別。也許,她真能復我張氏鼎盛之勢,成我張氏不世榮光呢。”

    妻以夫為天,張夫人便也眉眼帶笑起來,卻又忽然皺起,嘆道,“我也曾遠遠見過張娘子數次,她人又漂亮,心地又好,若和陛下不是有舅甥之份,一定,一定會很幸福的。”

    張達眼角微微翹起,深深道,“那,也不一定哦。”

    1推薦燈火闌珊《冷華歌》(書號1193534)

    修真竟然也有學院制?丑小鴨的修仙奮斗史正式展開。

    腹黑帥哥,正太養成,臥底無間道,陰謀與愛情,女王與後宮……咳……一個都不能少。不卡文了。很幸福。

    這一章終于不虐了。撒花。

    3那個,江再拜頓首。今天已經是四月二十九日了。粉紅票的投票時間到明天中午12點截止。真的是最後清倉甩賣時間了。

    合十拜之,求粉紅票。

    五月,一定要在這兩只中間造一些化學反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