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谁才是纵火犯 文 / 汶滔滔
太善从大喜转为大惊,再转为大恐,直到听了陆江北的最后一句话,太善吓得屁滚尿流,连连伏地磕头。最后,太善哆哆嗦嗦地爬起来,转身面朝着所有道姑,用吃人一般的目光扫视了她们一回,哑着嗓子开口问:“快说,是谁!谁用过灶台!谁点的火?”
没有人讲话,七十七个道姑鸦雀无声。
太善气得全身发抖,嘶哑着嗓子叫道:“不管是谁,如果你现在肯站出来,老娘还给你留一条活路,待会儿让人揭出来了,你就是个死!”
众人飞快地交换一阵眼风,还是没人出来承认。
太善狠一狠心,大吼了一句:“有出来检举揭发的,老娘奖励她二十……三十两银子!当场兑现!”
人群里传出一片“嗡嗡嗡”的私语声,片刻之后,一个高胖的中年道姑排众而出,扬手指着右边一个低垂着头的道姑,说:“今天亥时三刻,我曾看见怀嗅着食盒回房!”
众人一齐看向那个垂着头的道姑,开始议论纷纷:
“亥时?厨房每日的戌时就上锁了,她从哪里弄来的吃食?是自己偷着做的吧?”
“不会有错,那怀心是出了名的大嘴馋,经常半夜里往她的房里带吃的,我已经看见过好几次了!”
“我也见过三四次呢!肯定就是她在这里做夜宵,忘了熄火才会走水!”
“喂,你还记得吗?有一回她抄完了经文,连灯都没吹灭就走了,第二天,一盏大灯的灯油也烧干了,桌子也熏黑了!”
“我怎么能忘呢,那次可把我吓坏了!差一点就走水了!”
“怀心是出了名的没记性!”
“……”
其实,道姑之中十人里有九人都曾在这个灶台上动过锅勺,煮过夜宵。仅仅是今天的夜里,就有十几个人在这里一边烤番薯和苞谷,一边议论着那些西厢里住的潇洒俊美的锦衣卫。做完夜宵后,一群人笑笑闹闹地端着就走了,完全没人留意过火种是否熄灭,难道说……
俗语道,法不责众,这些人都是一根线上的蚂蚱,因此谁也不敢把其他人扯出来。恰在此时,有人站出来点了怀心的名字,顿时令她们心头大喜,纷纷落井下石,想让怀心为所有人顶了罪。
众人围过去,细看那个黑印,好像是沾了炭粉后印上去的,隐约看得出是一个祥云福猪的图案。
段晓楼皱起剑眉,不悦道:“这算什么证据?一则未必是何留下的,二则又不确定是什么时间留下的,可能是很久以前的印记。怎能仅凭一个印记就诬赖旁人?”
廖之远有点儿幸灾乐祸地说:“《洪武刑狱典》规定‘人证为首,物证其次’。你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物证,而那边却有八十个活生生的人证,她们都众口一词地咬定你是纵火犯。两下里比较,你绝没有翻身的可能。”
高绝冷酷地望着天际,抛出一句:“明天中午在山门之前,先上了剐邢再上火刑,以儆效尤!”
怀虚泪齐出,大呼道:“这个黑印就是何留下的——当时她还是死的,真静正给她换寿衣,我亲眼看见真静从锦盒里拿出一个金锁,戴在了她的颈项之上!那个金锁上的花纹,画的就是一只圆圆的小猪,算踩着流云,别人决不会有这样的金锁!”她一口气喊完,缓了缓气又说,“而且,不光我一个人,当时怀冬也看见了!当时我二人趴在窗外看,我还打赌说,那金锁看起来值五六十两银子,怀冬说看那种工艺,至少也值八十两银子!”
众人听完后一片哄闹,听着怀心把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难道真是那何放的火?否则,她金锁上的花纹怎会不小心蹭到这里的墙上?她住的东厢离厨房非常远,隔着十多进院子,她一个养病的大,没事跑到这里来干嘛?
太善眯起眼睛想了一下,然后扭头,询问一个站在墙角的道姑:“怀冬,有这么一回事吗?何金锁上的花纹,和墙上黑印的花纹是一样的吗?”
众人的目光齐齐投在那道姑脸上,仿佛想从她头上看穿一个洞,直接看见答案。
那道姑仿佛十分内向,不习惯被人如此关注。只见她揪紧自己的衣袖,低头嗫嚅道:“很多天前的一件小事,我也记不得了……当时,我也就是隔着纱窗随便看了一眼,怎可能看清楚躺在棺材里的何……身上戴什么项链插什么珠花的……”
太善停顿了一下,扭头看其他道姑,严厉地问:“你们之中,有人见过何有这样一把锁吗?还有,你们刚刚都说怀心是纵火犯,可有谁亲眼看见怀心点火了吗?”
一些道姑不禁张口结舌。许多脑筋灵活的人突然反应过来,太善这么问法,分明是想把纵火的罪名扣给那何!
段晓楼皱眉:“太善,你这么问是什么意思?此事分明就是你们道观管火不严,与何毫无关系,你胡乱不要把她牵扯进来!”
太善头上冒起一层薄汗,赔笑道:“段将军先别急,我们都是通情达理的出家人,决不会无缘无故地胡乱赖人。话说回来,何就住在道观里,现在又有怀心的指证她,所以她的嫌疑最大。就算段将军你给她撑腰,至少也该让她过来对质吧?否则会有人觉得她心虚不敢来……虽然她身世可怜,贫道也很同情她,可是‘纵火烧官’这种大罪,也不能让咱们替她背黑锅啊!”说着说着,已经俨然把何当归当成纵火犯了。
太善心道,假如是道观里的姑子放了火,拿子固然死不足惜的,可道观也会跟着受牵连。到时候,又被官爷罚闭门思过、停止生意之类的,直接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放贷生意。可是如果放火之人变成了一个外人,道观就从嫌犯变成受害宅说不定官爷还会恩准她们重新开山门,接待香客。至于锦衣卫要怎么处理那丫头就与她无干了,杀了剐了,那就是何当归自己命不好;徇私放了,只要锦衣卫不怕别人背后说闲话,想放就放!
段晓楼十分火大,刚欲再说什么,陆江北拍着他的肩膀劝道:“段少,不如让何自己过来说明吧,你多说无益,也帮不了她。”
太善笑呵呵地连连点头:“对,对,正是这个道理!我们都是讲道理的人,就问她几句话,又不会把她给吃了!”然后她转头对真明说,“你去东厢请何过来一趟,要快去快回,别的!还有,叫她带上她的金锁!”真明答应着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