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腾小说网
新龙腾小说网 欢迎您!
新龙腾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重生之庶女归来

第012章 南极仙翁赐药 文 / 汶滔滔

    真珠微笑:“别怕,客人们听说了你的奇遇,所以叫你过去随便问问,说几句闲话就出来。”说着,仔细给何当归理了理发鬓,领了她往西厢去。

    进了西厢,远远就听见太善的高嗓门在喋喋不休地赔罪:“罪过罪过,回头贫道一定好好地管教弟子,开罪了贵客,真是……”

    然后有一个低沉的声音打断了她:“一场误会,师太不必挂怀。”

    原来,自从锦衣卫昨天入住了道观,太善就派了十几个道姑服侍他们的起居膳食。这些人大多都是京城的贵族子弟,从来都被人服侍惯了的,一开始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就坦然接受了。

    谁知那些道姑都是一心奔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目标而去的,因此没有一个安分的,不是不够周到,而是周到得过头了。一顿饭吃下来,这个帮夹菜,那个劝进酒,口中也不忘自我推销,还有一位竟然唱起了小曲儿,听得几个锦衣卫将军的头皮发麻。

    不过,段晓楼、陆江北、廖之远等人的涵养极好,尤其是段晓楼这天生的护花使宅觉得女孩子都是娇花般的人物,不该对她们说什么重话。因此,昨天几人虽然大感难受,也勉强在十几个道姑的陪同下吃了一顿饭。

    第二天午饭时,道姑们如期而至,高绝的脸立刻就黑了。入了饭席没吃几口,众人的心中便觉得越来越别扭,只因这些道姑的热情有增无减,有几位甚至把整个人全贴了上来。高绝一时按捺不住,积了两天的火气爆出来,突然从腰间抽出一把三指宽的阔背刀,“咣”地一声插在饭桌的中间,恶狠狠地入木三寸,登时吓走了所有道姑。

    除了段晓楼对高绝的行为一番斥责之外,其他几人的眼中都有掩饰不住的笑意。吓走道姑后,众人平静地用完一顿午膳。

    耿大人漱过口,不由叹气:“酥炸鲫鱼,凤尾裙翅……看来我们的身份,这里的人已知道了一些,此事有些不妙,本来住这里就是为了隐藏行踪的。”

    陆江北也皱起剑眉:“没错,一个小小道观里不会有这样好的菜色,就算对上宾,有鸡有鱼也已经足够丰盛。可她们却特意准备了最上等的席面,恐怕是因为她们知道了咱们寿身,因此不敢怠慢。”

    蒋邳看一眼段晓楼,道:“段少,你昨日告诉过那两个小道姑,我们寿差,难道是她们泄露了出去?”

    段晓楼挑眉:“可你昨晚也说,你的包袱被人动过,官碟里夹的一根头发丝儿掉了出来。”

    耿大人摇:“如今,谁讲出去的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弄清现在共有几人知道我们的身份,并且让他们闭紧嘴巴。”

    正说着,太善从外面走来,人未到声先到,“呀呀呀!怠慢怠慢,恕罪恕罪!”

    一番告罪后,陆江北开门见山地问,太善怎会知道他们的身份。太善见瞒不过,就说徒弟无意间看到了他们的官碟,虽然徒弟识字不多,但也大约知道各位都寿老爷。

    于盛大人佯装发怒,说他们来此偏僻的道观,就是不想让人知道他们的行踪,得知他们身份的人必须严守秘密,否则就以“妨碍公务”之罪下狱。吓得太善连连点头,保证说这里知道此事的除了自己就是真奚,两人都不会讲出去。太善心中更暗自决定,回去后就先把真奚关起来。

    陆江北又向太善打听,昨天上山时遇到的两个道姑,说其中一个容貌和言辞都颇出众,太善却记不起自己的弟子中有这般人物。段晓楼则重提一遍,想去拜会死而复生的何,于是太善才叫人把何当归和真珠唤来。

    真珠在院外候着,何当归穿一件绿棉袄裙,头上简单的绾一个随云髻,进屋后在门边福了一礼:“客人万福。”

    堂上坐的几个人面面相觑,昨日见的小道姑,原来就是何?陆江北先笑道:“哈哈,这就齐了!何,是这样,大伙儿官差的身份不欲让旁人知道,昨日段七却无意间对你们讲了出来,还请你和昨日另一个小姑娘都不要讲出去。”

    何当归垂着头,应了声“是”。太善心中却大大不忿,怎生官爷们对一个小丫头就好言相向,对自己这一观的主事师太,却用“下大狱”做要挟?

    段晓楼站起身来,端了自己那杯没动过的茶,放到末座,殷勤道:“原来你不是道姑,而是一位世家,昨日拦路问话真是失礼。听说你大病初愈,站着累得慌,快过来坐。”廖之远古怪一笑,立马挨了段晓楼一个眼刀。

    何当归怯怯地垂了眸,不再多言。而心中却暗自嘀咕一声,喂喂,这可全是你们说的,我可什么也没说。众人又你一言我一语地感叹了几句,耿炳秀说他们还有些事待办,于是,太善和何当归一起站起来告辞。

    走出院外,真珠还在墙边等候,太善看着何当归,和蔼地笑一笑,道:“何,我跟真珠还有几句话交代,你先回去歇着,晚些时候我让人抓几副药给你调理身子。”何当归道谢后离去。

    何当归前脚一赚太善连忙抓着真珠的手嘀嘀咕咕了一通,然后真珠轻轻点一点头,快步离去。

    真珠径直走到北院的偏房外,只见里面坐着几个妇人,正一边烤火一边凑着头说着什么“妖孽”“扫把星”之类的话。真珠站在门口,敲了敲大敞四开的木屋门,妇人们抬起头看见真珠,讪讪地笑着起身迎接。

    真珠装作没听见她们适才的那通话,连声道贺道:“恭喜,恭喜!各位可知,你们罗府如今有了件大喜事?”

    李九光家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奇怪道:“真珠师傅,你说我们罗府有甚喜事?”

    真珠把刚刚何当归的描述,再加上几个客人的分析言辞,一字不漏、绘声绘色的学了一遍,最后才道:“原本我师父是怕何身体虚弱,所以才留下各位在此处有个照应。如今看来,何身体健健康康,脸色红红润润,当真是个有福的!趁着今天天色还早,各位何不快快起程,将此事报给老太太和太太们,也让他们高兴高兴?”

    几个妇人越听越惊讶,等听完了之后,开始面面相觑。刘贵家的先叹道:“没想到,罗府的之中最有福的竟然是她!年纪轻轻的就蒙神仙赐药,真是羡煞旁人。”

    高大山家的馋得眼睛都红了:“哎呦呦,阿弥陀佛,我也是个一辈子礼道信佛的人,什么时候也能碰见一个仙长菩萨的送我一些仙丹圣水,求个长命百岁?”被罗家派来送灵的其他妇人们也齐声附和,说自己常去烧香拜佛云云。

    真珠淡淡一笑,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各位的善心和虔诚,天上的神明都会看得一清二楚,说不准日后也会有什么回报。不过眼前,还是先去把这事通报了何的家人,让他们也都沾沾喜气。”说着,她从袖笼中取出一块四两的碎银,放在刘贵家的手里,道,“一点散钱,权作各位的路资,还请不要嫌弃。”

    黄汉家的在心里喜得没法儿,这角银子看着大小,怕有四两还多,就算她们来回坐车跑十趟也用不完。她们当家的二,平时也不过就赏个一吊两吊就算多的了,可煞怪哉这道观里的一个姑子,怎么出手竟这般豪阔?话说回来,这事儿不合情理啊,她们这帮婆娘跟真珠又没什么牵扯瓜葛的,问谁伸手要钱,也要不到她头上啊?

    旁边的几个妇人也同时冒出同样的想法,顿时面露难色。收下钱吧,她们本释主派来雇对方治丧的,现在丧事泡汤了,反过头来倒收她一个出家人的钱,是什么道理?可不收吧,心里又甚想要……这几天,她们都在为自贴路费的事愤愤不平呢,于是所有人都不出声。

    真珠仿佛看出了她们的心思,笑道:“各位但收无妨,这钱本是何送给各位路上喝茶的,只是怕大伙儿不收她一个孩子的钱,才不让我说出来。而且论起来,她也算你们的主子,央你们跑这一趟腿,给个辛苦费也是该当的。”

    几个妇人顿时笑逐颜开,你一句我一句,把何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地夸赞了一番,然后安心地收了银子,起程下山了。

    ※※※

    何当归回到西厢,见屋门虚掩着,推门进去,发现真静并不在屋里,桌上真静的瓷碗里还剩了半碗红糖米汤。

    斜倚着床头,何当归闭目养神。昨晚,她虽然用绣花针疏通了脉络,把心头的热毒导了出来,但底子还是很虚的。俗语有云,病去如抽丝,除非有几剂好药吃一吃,否则如此慢慢地将养下来,自己这副身子也要再被折腾个十几天。

    何当归探手摸了摸汤罐儿,还很热,于是又倒出一碗米汤,边喝边想道——钱,她现在最缺的就是钱。除了自己怀里这一片绝对不能动的“富贵长生锁”,自己现在真是一文不名啊。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她治病抓药需要钱,带走真静需要钱,经商也需要一笔本钱,钱从哪里来?

    她喝着汤想了一会儿,心里渐渐有一两个成形的计划,不由得微微含笑。

    突然,真静慌手慌脚地从门外跑进,看见何当归已回来了,马上扯着嘴角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语无伦次道:“回来了,没露馅吧,那一个事?你要睡午觉吗?这碗米汤真好喝啊,哈哈!”

    何当归见她前言不搭后语,疑惑地挑眉,又细细打量了她两眼,不由得丢开汤碗一把抓过她,拽出她藏在阔袖下的双手,寒声道:“谁打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全文阅读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