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騰小說網
新龍騰小說網 歡迎您!
新龍騰小說網 > 都色言情 > 道田

0404 完工 文 / 雲中誰寄

    回到腳手架邊上,徐毅拉動起重機,把組裝好的板子再次放倒在地。 ♀

    組裝之前,雖說調整過枕木之間的距離,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徐毅有把幾段鋼軌和帶鋸底座都搬到枕木上面連接起來。重新確定了下枕木上的標記,確保能夠跟那些固定螺栓的孔能夠重合起來,才把這鋼軌都拆開搬走,準備給枕木鑽孔。

    徐毅用一根差不多三五毫米粗的鑽頭裝在電鑽上,用鑽頭抵在那些鋼片的螺絲孔中央,雙手握住電鑽的手柄向下壓在枕木上面。

    保持鑽頭垂直對準枕木,徐毅扣下了板機,就見著鑽頭嗡嗡作響地鑽進了枕木里面。

    一直到鑽頭差不多全都鑽到枕木里面,徐毅松開扳機,把鑽頭退了出來。

    畢竟是硬木,厚度也比較大,這跟之前的墊片還不一樣,這枕木固定在這里已經沒法再調整了,所以徐毅覺得必要的小心還是非常需要的。

    這樣用細鑽頭鑽個導引孔,之後再上粗鑽頭,能夠更好地保證加工精度降低難度。

    導引孔全都加工好以後,徐毅直接換上了跟螺栓規格一致的加長鑽頭,抵在之前鑽好的導引孔上再次扣下了板機。

    鑽頭吃進去差不多十多厘米,徐毅就感覺手上一空,鑽頭明顯往下沉去。徐毅退出鑽頭,就看到前面的鋒刃上帶出了一絲的泥土,顯然枕木和下面的板子已經徹底鑽透了。

    鑽孔這活兒不算太難,勞動強度也不算太大,不過對于控制的要求就比較高。

    畢竟是在硬木上面鑽孔。孔徑比較大。電鑽的功率顯得有些不足。用力小了鑽頭吃不進木頭,用力大了這電機干脆就罷工了。

    沒鑽幾個孔,這鑽頭更是變得滾燙,甚至拔出鑽頭的時候,能聞到一股木頭燒焦的味道來。

    為了避免鑽頭過熱退火,徐毅只好鑽幾個孔就停下來歇一會兒,等著鑽頭自己冷卻下來再接著干。就這樣斷斷續續地忙活好久,才算把所有的孔給鑽好。

    徐毅看著沒什麼問題。就把底板再放了下來。

    現在,就只剩上面的面板需要處理了。不過下面一面都釘好了,上面這面還有什麼難的?

    底下那面還得仰著頭從下往上釘,總不會比這個踩在上面釘更有效率吧。

    照例,調整著板子長度,避免接頭落空以及搭在一個地方以後,徐毅把上面的板子很快就給釘好了。

    臨近枕木上面那些鑽孔的位置,徐毅同樣調整相鄰的板子寬度,讓鑽孔的位置盡可能地落在蓋在上面那層木板的中間。

    不止如此,為了增強這些承重位置的強度。徐毅沒使用松木,都是用那些櫟木集成材的板子代替那些松木。

    同樣把板子釘到邊上。留著最後一條沒有釘上,徐毅才停了下來,拉動千斤頂把板子拉了起來。

    這板子拉到合適的高度以後,徐毅再拿著電鑽鑽到板子下面,把鑽頭插入之前鑽出的孔里,把上面的板子也給鑽透了。

    只是一層板子沒有多厚,所以鑽頭過熱的情況沒有發生,徐毅鑽得倒是很快。

    再用扁刃鑿子把鑽孔邊緣的毛刺清理以後,徐毅就繞到板子正面,拖著裝著那個螺栓的袋子,小心地踩在板子上面走到一個鑽孔邊上。

    拿起一根螺栓,旋掉上面的螺帽,徐毅把它大頭朝下穿在了孔里,就朝著下個鑽孔走了過去。

    直到所有的螺栓都插好之後,徐毅就再繞到板子的下面,拿著螺帽把螺栓簡單地固定了一下。

    徐毅再次拉動起重機,把板子放到了地上,過了一會兒就再拉了起來。

    地上就出現一個個圓形的小孔,邊上還帶著的痕跡——這里就將是螺栓安放的位置。

    同樣,這螺栓太長,如果就這麼直接裝在板子上面,地面上還得再露出來差不多七八厘米長,畢竟這東西原本設計的就是要裝在下面的混凝土地面上的,靠著這麼兩層板子和一道枕木實在沒辦法把螺絲留到夠短的程度,跟之前一樣,這還得再加上墊片才行。

    不過這次的墊片就不用再像之前的那麼厚了,這次下面能墊進去的墊片厚度只能有五六厘米。

    之前的櫟木木方太厚不能再用了,徐毅還得再把它們全都鋸薄才行。

    拿著木方放到那個小的帶鋸的工作台上,徐毅返身去拿角尺,腳步卻停了下來,他想到另一個問題——櫟木這種硬雜木有著很好的力學性質,但始終還是一種木材。

    作為跟人類關系最密切,古今中外最常使用的建材或者裝飾材料,人類對于木材的特性了如指掌。

    木材品種不同,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同以外,卻有著一個共同的特性——具有各向異性材料,順紋方向與橫紋方向有著相當大的差別。

    木材的順紋抗拉和抗壓強度均較高,但橫紋抗拉和抗壓強度就相對低了很多,而且瞬間受力的強度都比長期靜態負載強度高了一倍還不止。

    之前是臨時用用,不用太在意長期靜態受力情況。

    之前厚的時候問題不大,外加著只是臨時用用,不用考慮這些問題。

    現在這木塊只有這麼厚一點兒,雖說沒查過這櫟木的抗壓性的指標,不過想也知道,就這麼厚一點兒的玩意兒,這要是真的上面的鐵環順著木頭的紋理給裝上去,只怕這螺絲一擰緊,這木塊十有八九就得被壓裂了。

    當然,這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徐毅想到的,自然是準備找些合適的材料,再給這木塊加上墊片,他把主意打到了那些剝下來已經干透的軟木上面。

    走到木頭垛邊上,抽下來一塊樹皮打量了一番。

    這樹皮已經徹底干透了。拿在手上分量也沒那麼重了。

    雖說是軟木。不過畢竟沒有經過水煮。這軟木里面的單寧之類的成分都沒析出,所以摸上去反倒有種僵硬感。

    不過再怎麼說,這軟木還是很厚的,徐毅用指甲在內側面用力掐了一下,就看到留下來一個淺淺的印痕,隨後就一點點地平復起來。

    徐毅心中有數了,就放下這塊有些卷曲的樹皮,從那堆樹皮里翻出幾張相對平展開的樹皮。抱到了壓刨機邊上。

    測量好樹皮的厚度,隨後徐毅調整機器,就把這樹皮塞到了壓刨機里面,把上面那層沒什麼用處的樹皮給刨掉,只留下里面乳白色的軟木。

    三下五除二,這些樹皮全都加工好以後,徐毅就拿著這些軟木,放在小帶鋸上面,鋸成一張張差不多一厘米厚的薄片,再把它們全都給鋸成五厘米見方的小塊。看上去像是一塊塊的豆干一樣。

    再把它們疊放起來,用車床在中間鑽上孔以後。徐毅把這些軟木塊扔在一個桶里,找了個東西壓住以後,直接裝了半桶水轉身就去睡覺了。

    起來再吃過東西,徐毅就走到了鋼桶邊上。

    桶里的水顏色雖說依舊清亮,卻已經帶上了一股淡淡的苦味兒,想必這是木頭里面的單寧滲出來了。

    卷起袖子撈出來一塊軟木拿在手上把玩著,吸飽水的軟木變得比之前厚了一些,也有些沉甸甸的質感。

    兩只手分別捏著這軟木的兩邊彎折了一下,這軟木隨手就彎折過來,徐毅松開手,它就再度恢復了原裝。

    徐毅看到這樣也就放下心來,直接去把那些櫟木方都給加工成四厘米厚,同樣也是五公分的正方形小塊。

    拿起一塊木方,從桶里撈出來兩塊軟木,甩干表面的水分,就如同三明治一樣夾在那塊木方的兩面,用槍釘簡單地固定了一下。

    之後,徐毅拿著加工好的這個墊片,直接按在底板上,拿過來一根螺栓試了一下。這螺栓穿過底板以後,露出來的長度差不多也只有一厘米。

    看到這樣的結果,徐毅滿意地點點頭。

    雖說這樣的長度肯定不足以固定鋼軌,不過等到螺母絞緊以後,這軟木還會被壓縮,那樣最終露出來的螺栓應該能有兩三厘米。

    這樣的做法不止能夠避免櫟木被壓裂,也能稍微起到一點減震的作用。

    徐毅覺得遺憾的是,這樣的底座下面是空的,想必這也要籠音,估計這帶鋸工作的時候,聲音肯定要比之前試驗的時候大一些。

    不過現在可沒木頭,更沒那閑工夫來管這個,只等以後木頭多了,再空了的時候再收拾這個,或者干脆用木方整個地做一個底板就是了。

    那樣,就能徹底解決這問題了,而且底板也會更結實耐用。

    把所有的螺栓加工好,安在底板上,徐毅就再上到底板上,用螺母簡單地把螺栓固定了一下,省得等下放下來的時候,這螺栓因為自重而掉下來。

    徐毅拉動起重機,把底板再吊了起來,隨後拿鐵鍬沿著地上的那些小孔,挖了一條差不多半尺寬,十多厘米深的淺溝。再把所有的淺溝連在一起以後,徐毅就沿著一條淺溝一直向前挖過去,一直挖到底板範圍以外的地面才停了下來。

    把挖下來的浮土全都用鐵鍬鏟倒外面以後,徐毅就把地上的碎土以及一些木屑鋸末之類的全都清理干淨,準備正式開始掃尾工作。

    腳手架沒什麼用了,徐毅先拿著鐵鍬挖出來幾條木方,把它們疊起來墊在地上再拉動起重機,把板子放下來。

    看到架子壓在了木方上面,而起重機的鋼索松脫開,如同松脫的琴弦一般垂掛在那里,徐毅就爬到鋼架上面把鋼絲繩從起重機的鉤子上摘了下來。

    去掉卡扣,再把鋼絲繩從鋼管里抽出來,拆掉用來固定鋼絲繩的鋼管,徐毅就拿著工具把底板底面最邊上的那個缺口用木板給釘上了。

    再兩面對稱著一塊塊拿掉支撐底板的木方,底板終于穩穩地落在了地面上。

    再四周走了一圈,確定沒有哪個方向沒有挨著地面,徐毅就拿著板子把上面那條也給釘上了。

    在板子邊緣露出來的那條淺溝里鏟了幾鍬土,徐毅就抬頭看著自己一點點做成的這個底板。有些粗糙,不過卻看不出什麼太大的瑕疵,還算平整方正。

    徐毅滿意長出一口氣,內心不由泛起一股成就感來!(未完待續請搜索天文𡦀,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ps︰不得不對還在收藏這書的大伙兒說聲抱歉,斷了好久。忙,所以沒時間寫這個,畢竟作為娛樂自己,順帶著娛樂大家的一本書,太監倒是不會,不過難免會有分身乏術,沒精力去寫的時候。就算現在,也沒辦法每天都更新,只好接著對大家說聲抱歉了︰“對不起。”( 道田  http://www.agxs6.com 移動版閱讀m.agxs6.com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文閱讀 | 加入書架書簽 | 推薦本書 | 打開書架 | 返回書頁 | 返回書目